课改:课时分割是门大学问
来源:优易学  2010-1-29 9:40:57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象山中学探索教学新模式

  课时黄金分割比例:1530抑或3015?

  课改:课时分割是门大学问

  新闻背景:

  从2010年秋季开始,新课改将正式进入推广阶段。这项对教育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政策,将带来中国教育近年来最大的变革。如今,新课改具体内容虽然还未最后确定,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新教材,遂宁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他们同时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一堂课45分钟,究竟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课时又该如何黄金分割,才能真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日前,遂宁部分学校在探索中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探索:

  让学生整堂课注意力都集中

  1月7日,大英县象山中学,下午第三节语文课。在上课时间过去15分钟后,语文教师停下来拍拍手:“好了,这堂课授课时间结束,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今天我们来举行诗词接头,内容和孝顺有关,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响亮的声音回答着。在15分钟的教师授课+30分钟的学生自由活动里,课堂里笑声不断,没有以往常见的分神开小差的,也没有打瞌睡或偷偷看小说的,整整45分钟里,所有同学都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话走。下课铃声响起,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

  这是大英县象山中学在迎接新课改中探索出的“1530”教学新模式,即教师授课15分钟,学生自由支配30分钟。在这30分钟里,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学习、自学释疑、完成作业等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2009年9月份,象山中学通过对全校课时调查报告后,率先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5门学科进行试点。“刚开始还有些担心。”学校教导主任杨博告诉记者,元旦前后对学生成绩进行检测,经过3个月的试点,学生的这几门试点功课成绩都有涨幅,“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了,这种教学新模式预计在春季开学全课程推广。”

  与象山中学的“1530”相比,射洪中学的“3015”创新得更早。早在2008年,射洪中学就率先在高二年级创新试用“3015”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30分钟,剩余15分钟由学生完成试卷、作业,提问释疑等。据学校教导主任邱主任介绍,这种模式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当时讲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但是听得懂并不代表会实际运用操作,而且有的时候学生课上听课下忘,或翻书会闭书不会。给学生留15分钟自主学习,可以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同时将理论和实际综合运用,让他们记得牢,用得活。”

  探讨:

  45分钟黄金分割推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一节课45分钟,小学生注意力最多集中20分钟,中学生在30分钟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注意力不能实现整堂课都集中。老师讲课战线拖得越长,学生注意力越不集中,学习的兴趣也就越低。无论是象山中学的“1530”,抑或是射洪中学的“3015”,归根结底都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落实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上。

  课时45分钟究竟该如何黄金分割?是推崇象山中学的“1530“,还是寄望射洪中学的“3015”,抑或是传统的“4005”,课时分割成为迎接新课改、创新教育模式的关注热点。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7份试卷里,17位教师认为要随机应变提高课堂效率。

  “各有所长,但是重心都落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这点比以往课堂上‘灌鸭子’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长进。”有着37年教龄的吴昌凌老师分析说,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也许只需备课2个小时,现在就变成备课4个小时了,“这对教师而言也是好事,在最短的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杜绝了教师以往的课堂废话等不良情况,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学方式探索很创新,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主导’的课程理念。”市教科所所长王宏如此评价。

  ■记者观察

  千变万化,新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育的人文关怀。无论是“1530”,还是“3015”,抑或是其他课程分割,都改变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体现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化,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记者 胡蓉)

责任编辑:喜羊羊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