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外补课”民盟提出四条建议
来源:优易学  2010-1-28 17:12:06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去年5月,为学生减负的“五严”禁令实施了,不许学校“校内补课”,但家长们发现自己“烦”了不少,因为校内不补课了,家长只好转向了校外。民盟南京市委员会也对不补课以后,学生负担是否减轻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解决“校外补课”难题提出四条建议。

  校外补课负面影响多

  据介绍,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采集数据,在选取调研样本时,注意了兼顾城乡、学校和年级等因素。调查显示,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课”活动和接受“有偿家教”服务的相关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学校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参加过校外补课的学生占到75%,以初中生为最多,城区高于郊区。这样看来,学生的负担并未减轻。而这一负担在经济上也有所表现,月支出在100-500元之间的占一半,其次500-1000元的占1/4。此外,花数万元为孩子请“一对一”辅导教师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调查人员表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课”和接受“有偿家教”存在很多负面效应,如损害教师和学校形象,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给学校管理尤其是教师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等。这些负面影响,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存在。

  在采访中,市民张女士也告诉记者,儿子今年上初二了,自从学校禁令实施后,张女士就把儿子送进了补习班,主攻他的弱项,语文和英语,作业自然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其实并没有减少,每个月家庭支出也多了。”张女士说。

  建议规范补课市场秩序

  调研建议,首先要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相应的行政职能,对薄弱学校加大扶持力度,包括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缓解学生“校外补课”和教师“有偿家教”的社会需求。

  其次,要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虽然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优秀教师相对集中在市区以及重点学校。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到相对偏远或薄弱的学校兼职或者轮岗。

  再次,还可以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如优秀教师咨询指导、优秀教师公益讲座等。

  最后,规范补课市场秩序。要严格禁止公办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并执行。对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中小学生补课实行资质申报与审批制度,并在收费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管理。最后,制定有效的地方法规。如对家教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在法律层面上立法,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实施规范与管理。  杨 娟

责任编辑:小丁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