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来源:优易学  2010-1-28 16:20:48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2010年 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四川省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围绕一条主线,即以科学发展、恢复重建、振兴四川教育为主线。

  坚持一个主题,即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解决三大问题: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中职教育基础能力不强、高等教育质量不适应。

  突出六个着力,即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切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优化教育结构,切实推进职教攻坚;着力实施质量工程,切实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人才保障水平;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教育发展动力;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构建和谐校园。

  涂文涛在1月8日举行的全省教育工作会上指出,2010年四川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立足四川实际,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个主题,解决三大问题,突出六个着力,落实十项主要任务,努力推进四川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1  制定好三项重大规划

  我省于去年启动了《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论证工作,目前已数易其稿。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以国家关于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依据,抓好我省《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同时,2010年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和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还要认真抓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 

  2  确保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

  今年首要任务是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又好又快推进学校灾后重建工作。确保春季开学恢复重建学校完成85%以上,到今年9月基本完成学校灾后重建任务,努力实现学校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教育部将启动重灾区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通过与援建省(市)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学校结对帮扶等方面与对口支援市(州)、县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逐步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着力提高灾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关地区和学校要很好把握这一契机,扎实做好与援建地方的对接合作,充分利用先进地区的软件优势,以“输血”帮扶增强“造血”机能,促进灾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3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探索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及数量短缺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指导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城乡间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继续做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教育项目和阿坝州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易地育人项目。

  加强教育督导。为2011年顺利通过国检做好准备;做好石渠县“两基”过程督导和评估验收,确保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继续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开展各类专项督导检查和调研。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深入贯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议精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继续开展校风示范校创建工作;召开全省中职德育工作会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灾区少年儿童精神家园重建。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眼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和适应社会等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大力推行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度;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充足睡眠;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冬季长跑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推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成果。

  5  规范办学行为

  今年,各地要把这项工作继续摆在突出位置,抓住重点环节,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要重点整治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收费培训、占用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和上新课、随意增减课程、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排名排位等问题,以此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要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中的主要职责,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以县为主”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更为具体的规范,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所学校。制定完善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的政策措施。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这项工作进行督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告,并作为教育工作先进县、行风评议以及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6  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

  今年是职教攻坚的关键一年。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实现中职招生54万人。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实施彝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

  加强中职学校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建立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对中职学校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启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推动中职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7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精品课程,抓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教学质量专项评估和定期通报,实施本科和高职院校新一轮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加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施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抓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编制全省专业学位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逐步缩减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规模;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和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启动“四川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加强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培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  

  8  实施人才强教计划

  加强高校领导、市州教育局长、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抓好民族地区和农村教师培训,实施第二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实施地震灾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抓好灾区教师心理重建。

  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建全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师培养、选拔与聘任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加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推进中职学校人员编制标准试点;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和其他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9  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全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月底达到75%。

  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到3.95万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实施乡村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24万普通高校贫困生;扩大中职免费政策实施范围,对75万中职学校1-2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生提供资助;向4.5万普通高中家庭特困生补助生活费;加大地震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灾区学生因灾失学。  

  10  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不懈抓好稳定工作。


 

责任编辑:喜羊羊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