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上)
一、内容提要:1、需求、供给与价格2、消费者行为理论3、供给理论
二、考试目的和考试要求: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察应考人员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本讲的考试基本要求包括:掌握:需求的概念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需求规律的基本内容,供给的概念、供给规律,弹性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生产的概念、生产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厂商均衡,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收益线,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熟悉:市场均衡的概念、需求、供给的变化对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生产规模的概念、规模报酬的概念,成本理论。
三、内容辅导:资源配置构成了经济学的永恒主题和核心论题。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经济个体(厂商、消费者等)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一国、一地区、一城市)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济总量(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平等)的决定,研究政府为达到一定目标应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需求、供给与价格
一、需求和需求变化(掌握)
1、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按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是与商品销售价格所对应的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愿意—— 购买欲望”
“能够—— 支付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单个消费主体的需求。市场需求是市场中全部消费者个人需求的加总。
需求表是指反映某种商品价格与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如表1-1所示。把需求表的有关数据描绘在以需求量为横坐标、价格为纵坐标的平面坐标系上,就可以得出某种商品价格与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即为需求曲线,如图1-1.某商品的市场需求表表1-1例题:下列关于需求函数数学表达式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B、将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因变量C、将需求作为因变量D、将需求作为自变量E、将供给作为自变量答案:AC解析:将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需求作为因变量,反映需求与各种影响因素对应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为需求函数。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