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报考指南 >> 正文
河南省2009年公务员考试大纲名师解读:公共科目
来源:优易学  2011-9-18 14:36:1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 
公共科目笔试是根据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针对所有报考者进行的考试,其内容的设计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也不同于社会上的各类专业资格考试。它不仅要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而且更着重于考察应试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二、考试科目 
本次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其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三、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四、测试内容、结构及题型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等内容。 
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例题: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解答:C) 
例题: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不恰当,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更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答:A) 
例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解答:B)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A B C D 
(解答: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个图形。因此,正确答案是D。)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解答: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