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会计人相同又相异的生活
来源:优易学  2011-10-13 17:54: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这个群体很少得到鲜花和掌声,这个群体的职场生活别有滋味。
  企业中的会计人,“摇钱树”还是“牺牲品”
  刘平诙谐地告诉别人,她的工作就是做夹心饼干的馅。事实上,她是一家大型地方企业的会计。
  刘平说得不错。参加工作已有五年的她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逐渐让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辗转反侧,无处容身。
  理想是她在多年会计专业的学习中树立起来的坚定信念。大学四年,她一直将“会计是一项非常神圣的事业。独立地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业务是会计神圣的权力”这句话当作自己未来的职业准则。
  五年前,她跨入这家企业时,CFO给她上的第一课就让她深深地对这位老会计人产生了崇敬之情。所有关于如实反映和认真监督,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她都牢牢记在心里。她发现,虽然干了一辈子会计工作,她们的CFO依旧保留着理想和激情,在闲聊时,会计们也尊敬地称呼他“曾老”。
  然而现实每每令他们扼腕叹息。她发现,在我国,单位负责人往往对财务与会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他们无暇学习,也无心学习。对此,德高望重的曾老也无可奈何。他在培训中感慨地告诉刘平们:“他们不但不懂得作为单位负责人掌握财务与会计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不懂得尊重、理解和支持会计的工作!”
  确实,当有领导签字的条子一张张拿到他们面前来时,当明显超标到离奇的费用还要报销时、当莫名其妙的与业务绝无关联的费用日日增多时,当应收账款到期,上级指示“先缓缓”的时候,曾老的眉头一日日蹙得更高。他屡屡向公司领导提抗议,刘平就不只一次地听到他在总经理室激动的争吵声弥漫整个楼道。
  有一次,公司董事长要求曾老做账,抹掉一大笔支出以逃税,他还承诺,事成后给会计部门员工发一笔奖金。曾老脸如寒冰地拒绝了。董事长问曾老:“这个公司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曾老忍不住,大声质问:“可是您知道么?作为董事长,你是单位会计责任第一人啊!《会计法》不是儿戏的!”
  过了没多久,董事长就另选自己的亲信来担任CFO,曾老被迫提前内退。临离开办公室前,他语重心长地写了一封信发给董事长,刘平有幸看到了这封信。
  “会计人员不是放钱的保险箱,不是要钱的取款机,不是记账的计算器,不是逃税的摇钱树。当会计人员成为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牺牲品时,国家大厦的墙角已经岌岌可危。”
  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刘平静静地思索。
  行政机关里的会计人,内行常被外行指挥
  “鉴于原战略处副处长已经退休,从现在起,副处长由金松同志担任。”同事们关切的眼光一下纷纷投到了周延身上。周延竭力维持着平静轻松的表情,虽然眼神已经出卖了他的失望。
  “外行指挥内行何时休?”周延无奈地在纸上划,然后小心地涂掉。
  在别人看来,周延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在财税机关做会计,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周延在企业工作的同学曾不只一次向他抱怨:“在企业里我们就是摆设。周延,你不一样,你工作对口待遇又好,我们真羡慕你。”
  刚开始,周延也这么想。可是时间越久,他越困惑。机关里好像没有人需要他的业务,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但是比不上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讨领导欢心。“领导好像并不关心业务,也不关心部门的学习。他们更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他在日记里这样写。
  战略处的处长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从部队转业后被调来这里作处长。虽然他已经略微了解会计专业的一些常识,但是一旦深入到具体的业务操作,他就很不理解。
  事实上,金松也是这样的人。他并非专业出身,业务工作也并不出色。但是他和处长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配合上非常出色。虽然他们在开会时也经常会说“感谢大家的劳动成果”,但是很明显,他们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
  “就是没有他们咱们单位也能正常运行。”周延曾经向别人抱怨。不幸的是,这抱怨从同事口中传到了金松耳朵里,接着,处长就知道了。
  没有人批评他,但是很明显,空气开始逐渐冷淡下来。处长每次开会都有意无意强调,除了专业工作,我们也应该重视思想的改造。
  本来,副处长5月即将退休,周延和金松都是竞争副处长的有力人选。但是周延知道,他的仕途,可能要遭受一场比较大的挫折。吹捧奉承,他不是不懂,只是做不出来。
  “小周这人啊,性格比较鲜明。”他屡次听到处长向别人这样介绍他。在机关里,这就是“不成熟不稳重”的同义语。
  果然,这次的副处长职位轮到了金松。虽然周延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分数都遥遥领先。
  不懂政治工作,对于一个会计也是错误么?周延屡屡问自己,但是没有答案。
  中介机构中的会计人,沉默的“经济警察”
  李安从行政机关跳槽到会计中介机构时,心里觉得非常快意。终于可以摆脱原来单位的外行们,在真正的业务世界里探索和遨游。“经济警察”,李安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自豪的称呼啊。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除了得到荣誉,他还失去了很多。工作总让人有危机感,频繁加班已经让他和女朋友的关系接近冰点。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都怀疑他们“弄虚作假”,即使他一贯的工作信条就是“诚实守信”。
  每次面对客户的苛求时,李安都在思考,不仅仅在思考他所得到和失去的,更在思考这个行业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冲击。他不是奢望把中介机构的会计人重新纳入“皇粮国禄”的范畴,而是觉得,既然认为是“经济警察”,就应该赋予“经济警察”相应的“责、权、利”。
  在李安看来,不仅要在法律规范和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规范和运作中介会计人行业,更还要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中介会计人,要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来明确中介会计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明确对中介会计人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障,而决不能像目前这样将中介会计人推向社会后不但“好事”无人问津,而且“麻烦事”却接二连三。
  “一百多万吃皇粮拿俸禄的财、税、审大军管理了五十多年的财务和会计,查处了五十多年的假账,做假账的问题就一直未能根除,为何突然间要把做假账的责任算到只有区区几万人,且从未管过账,仅是‘查’了二十年账,不但没有行政执法权,而且执业要受到许多限制的中介会计人的头上?”一个同事抱怨。
  许多同行已经作了“替罪羊”,李安发现。他们承担了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但自己的生存环境却非常恶劣。“社会的误解,行政的干预,收费的低廉,超人的辛苦”,这曾被他的同行总结为“四大苦”。
  李安的这位同事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由于从业时间久,这位同事对我国中介会计人的苦恼深有感触。但是他们缺少发言的阵地,他们的沉默导致整个会计中介人声音的缺失。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