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增31所MBA院校,今年新增55所MBA院校,32所EMBA院校,MBA会不会更不值钱?是否更容易考?未来就业压力是否更大?在MBA的相关论坛上,这些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而在新增院校看来,招生院校的增加是市场需求的体现,新增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面对老牌院校的竞争,同时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
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MBA教育回暖,本来就发展较好的国内MBA教育也日趋火爆;新增55所院校给申请者提供了更广的选择范围和更多的录取机会。但据MBAhome网执行副总裁李宏涛表示,“全国具有MBA招生权限的院校由127所增至182所,这一举措引发出两种言论,一方是唱衰派,一边则是唱好派”。
唱衰 数量激增给MBA市场带来冲击
在唱衰派看来,MBA数量的激增,必然会延伸出MBA贬值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对整个MBA市场都会带来冲击。在人大MBA的网络论坛上,网名stevenjdyang的MBA学生发帖说:“市场虽然不能决定价值,但是却可以影响价格。MBA的数量激增,必然导致贬值。而MBA的贬值必然会带来MBA教育需求的冷淡。这样的结局,不论是世界顶尖商学院毕业还是国内普通商学院毕业都会受严重影响。”
李宏涛提到另外一个因素:根据国家相关文件通知,对可以授予EMBA学位的院校,从今年起停止招收在职攻读MBA学位研究生(即春季班),这使得各院校纷纷调整今年招生政策,包括提高奖学金和扩大秋季招生名额。这更加引发了大家对MBA前途的担忧。
唱好 市场对MBA有更大更高的需求
而在唱好派看来,新增MBA招生院校的举措跟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调整研究生人才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有关,近两年MBA的报考人数都迅速递增,从市场上考生对MBA的追捧、企业对MBA的认可角度来看,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质量,市场对MBA都有更大、更高的需求,这也为MBA扩容提供了很好的说明。
商学院 差异化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在商学院看来,更多新院校的加入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商学院之间的良性竞争,更加突出学院定位,彰显差异化成为下一步发展重点。
从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北京新增的院校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都显示将在MBA项目中以本身原有和特有优势为依托,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以应对其他院校MBA项目的竞争,延揽优秀生源。
■ 新闻背景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的《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从2010年起,新增55所高校获准开展MBA专业学位培养。就北京地区而言,此次新增的院校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 部分新增院校特色
招生定位 瞄准特定领域管理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商学院王霆博士介绍说,“政法大学MBA项目培养的是具有“精商明法,知行合一”特点的MBA。”据悉,中国政法大学MBA的招生对象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司法界和律师界人员等。
中国传媒大学的MBA项目则瞄准了文化传媒业大发展引发的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空间与相应培养机构缺乏的契机。
教学模式
特色案例突出专业优势
新增院校还纷纷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上树立特色。王霆表示,教学模式上会努力建立法商型案例库;培养模式上将采取“三导师制”,即安排商学、法学老师和实务界人士担任导师指导学生日常学习,并与企业、律所等共建实习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则突出能源产业研究的优势,从其网站上公布的培养方案看,在选修课中涵盖了国际能源企业战略管理、能源金融学等相关课程。 青年人网记者 缪晨霞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