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起,复旦大学MBA项目对所有申请者实行“全年预审”和“全员预审”。此举被称之为是MBA的“准申请制”,将对考生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资历予以更充分的考量,给予考生和学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同时,复旦MBA项目将增加2010年招生名额,预计将录取460名考生,比2009年增加近60个名额。
第一批预审评估已于8月结束,共有五百五十余位考生参加了本批预审。本次预审背景评估部分满分为100分,预审划定的“优秀”分数线为60分,“良好”分数线为48分。参加第一批预审的考生中,最高得分84.5分,最低得分32.5分。
复旦MBA预审着重评估考生的哪些方面?填写和递交预审材料前应该怎样理解预审政策?复旦MBA项目推出预审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对于诸多考生关心的问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主任祁新娥老师特在此做了专题介绍,希望籍此帮助参加后两批预审的考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复旦MBA预审新政策。
全员预审和全年预审
复旦最新的招生预审方案明确规定,凡申请2010年复旦MBA项目的考生必须参加2009年举行的三次预审中的一次,申请截止日期分别安排在7月24日、9月25日和11月27日。
预审结果优秀的考生可参加提前举行的小组和个人面试,如面试结果优秀,其全国联考成绩只要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即C线资格)就能被录取,且预审和面试成绩两年内有效;如面试结果良好,也只需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即C线资格)就可录取。而对于预审结果良好的考生,将有资格参加提前举行的小组面试,面试结果优秀者将可免除原流程中的小组面试,且获得B线资格。
祁主任强调,早在2002年,复旦大学就率先设立了以联考、复试和背景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体系。这次的新政策是把背景评估放置到了联考之前。从联考制变成准申请制,复旦MBA项目将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选拔流程来遴选更加优秀的生源,培养更多优秀管理人才。
多线并过制确保生源质量
复旦MBA在招生选拔中不仅仅看考生的考试能力,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量。与以往采用的比例制(即联考与复试各占一定比例,相加后确定录取线)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多年以来复旦MBA项目一直采用“多线并过制”的选拔方式,即背景评估、小组面试、个人面试和全国联考都设有最低分数线,考生必须同时通过所有的分数线方能被录取。
祁主任指出,由于预审的“筛选”作用,2010年联考复旦MBA的实考率将大大提升。预审人数将取代以往的网报人数和现场确认人数,成为复旦MBA项目评估录取比例和竞争激烈程度的衡量指标。
复旦MBA的口号是“聚汇精英、劲赴前程”,要招收优秀的学生,关键在于复旦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来甄选出优质生源达到聚汇精英的目的。她建议考生们要更多关注MBA院校的品牌价值和校友影响力,而不是报考数字所产生的影响力。
关于复旦希望招收的考生类型,祁主任认为团队精神、领导队伍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都很重要;复旦需要能够勇担社会责任的人,那些有志气、有能力、能成功的人和复旦MBA的理念是匹配的。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