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网站昨日发表《看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频繁“打架”》一文,指近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统计数据,不仅“打架”现象普遍存在,更是频繁出现。比如工业生产与用电量,再如零售额与个人消费支出,还有工业生产和失业率等。
工业生产增长与用电量增长不一致。去年6月份和7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下降0.1%和0.7%,而发电量同比却分别增长2.7%和2.3%;5月份工业生产增长0.2%,而发电量却下降1.7%。今年1月份和3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环比分别下降2.7%和1.3%,而用电量环比分别增长4.1%和1.1%;2008年的12个月份中,工业生产环比变化与用电量变化方向不一致的月份有8个之多。去年7月至9月,日本工业生产同比分别下降0.2%、5.7%和4%,而用电量却分别增长6.5%、0%和0.6%。
零售额与个人消费支出不一致。去年6月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现价)环比增长0.5%,而零售额(现价)却下降0.2%;11月份个人消费支出下降0.7%,而零售额却上升0.4%。去年第三季度,欧元区个人消费(不变价)支出环比增长0.1%,而零售量却下降0.5%。
工业生产增长和失业率不协调。今年3月至5月,日本工业生产环比分别增长1.6%、5.9%和5.9%;而失业率分别为4.8%、5%和5.2%,逐月上升。2008年3月份、7月份和10月份以及2009年1月份,日本工业生产环比均有下降,而同期失业率则有不同程度降低。去年6月和10月份,美国工业生产环比分别增长0.1%和1.3%;而失业率分别为5.6%和6.6%,分别比上月上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去年4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环比增长0.8%,而失业率却从上月的7.2%上升至7.3%。
文章说,其实,出现数据“打架”现象,虽然并不能排除与统计数据失真有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更多的时候,所谓的数据“打架”现象实际上客观地反映了数据背后的经济问题。如果一旦发现数据“打架”现象,不首先分析数据背后的经济问题,就匆忙断定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那也太简单了。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