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部,洛水、伊水一路缓慢北上,在偃师市交汇后向东注入黄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偃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农业传统,这里地势开阔,河流密布,一派田园之色。
现在,身处黄河流域的这个中原小城正梦想着成为中国的多晶硅之都。在其庞村镇、高龙镇交界处,一个目前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洛阳中硅高科技公司投资7亿元的10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即将在年底完工。由疯长的玉米所包围的工厂内,纵横交错的管道发出隆隆之声,反应器中硅料噼啪作响,一车一车的生产副料二氧化硅被不断从厂区运出,忙碌非凡。入夜,工厂的重重建筑如同节日之夜一般灯火通明,它就像是一座显示该地区决心的丰碑,要在一夕之间,建成一个重工业的基地。
而相距不过几十公里的洛阳,中硅高科另一个2000吨多晶硅产业化项目土建工程也已经拉开序幕,这里聚集了上千工人,占地500亩,厂区门口竖立着“一天一个样,一周大变样”的醒目标语。
这样的景况实在非比寻常,仅在洛阳地区就将竖起3000多吨的多晶硅生产高炉,而去年全中国的总产量还只有287吨。“我所知道的宣称要进入多晶硅行业的就有35个项目,已经实际操作的有20多家,非常疯狂。”中硅高科大股东——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硅材料事业部主任严大洲告诉《环球企业家》,严亦是这一中硅高科1000吨项目的总承包经理。
鼓舞这一切发生的背后力量则是由诱人的前景、热情的投资者和快速攫取财富的冲动所混合而成的资金机器。多晶硅,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工业原料,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的总需求约为2万吨,其全球价格则一路飙升,从2002年的20美元/公斤上涨到300美元/公斤;而其下游的众多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则早已成为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的明星。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4亿美元,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41%,其创始人施正荣迅即以149亿的身价成为所谓的中国大陆新首富。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中国太阳能概念迅速升温,其后两年内,浙江昱辉、CSI阿特斯、林洋新能源、常州天合、中电光伏等10余家企业也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今年6月4日上市的江西赛维则成为3年来在美国IPO金额最大的中国大陆企业。
Piper Jaffray清洁技术分析师杰西·皮切尔(Jesse Pichel)说,最终该行业的发展基地将位于中国,原因就同在手机和电脑行业所发生的故事一样。但事实上,笼罩在“高科技”、“新能源”等诸多光环之下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只是“加工厂”而已,企业只要购买到先进的铸锭炉、切片机,从国外进口多晶硅料,就可以参与铸锭、切片、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等各个环节,而其中的部分设备现在也已经实现国产化,七八十万元就可以购买一台,三台机器就可以组织生产,这让行业门槛大大降低,成为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的又一个比拼之地而已。
许多投资者认为无锡尚德最初的成功代表了中国整个太阳能行业的繁荣,但一些新公司在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下可能并未占据有利位置。“市场尚未分出赢家和输家,不分青红皂白追涨的资金太多。”皮切尔说。激烈的竞争可能促使中国企业牺牲利润以抢占市场份额,更要命的是,太阳能并不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一剂灵药。尽管太阳能价格在这几十年里不断下降,但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仍大大高于普通电网的电力价格,该行业仍严重依赖于政府补贴。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企业还未攻克这一产业的关键技术(包括处理污染能力)的情况下,具有狂热进取心的中国企业家,在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在提供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
石牛村的担心
从偃师市区向北40里,过洛河、伊河,半个小时就可到达高龙镇。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工业经济处于起步状态,人均月收入不到1000元。2004年,这里成功“招商引资”到一家当地有史以来最为高科技的企业——洛阳中硅高科技公司,2005年底中硅高科就建成了一期3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并立即投入1000吨项目的扩建。
中硅高科的市场表现没有让地方政府失望。去年中硅高科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润7642万元,上缴税收5255.69万元,而这仅仅利用了300吨产能的一半。更让当地刮目相看的是,这家企业普通员工的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高级技术工人的收入能达到8000-10000元。
周围百姓也大喜过望。中硅高科东西紧邻石牛村和军屯村,两村村民很多都从为工厂做杂工而获得额外收入;旁边酒店的入住率也大幅攀升,尽是带着现金和合同来购买多晶硅的客商;通往中硅高科的路边,住宿、餐饮、维修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开张。村庄的平静被打破了。
然而,直到村民闻到越来越强的刺激性气味,看到经常出入工厂的带着“有毒”字样的罐车时,才意识到这家企业能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工厂经常排放刺激性气体,厂里会冒出白烟,半夜两三点排得更多。我们村里的井水过去很甜,现在开始发涩,烧水的时候有大量泡沫和沉淀物。”张超站在自家门口,指着50米之外的中硅高科1000吨扩建项目说。
张是石牛村村民,附近田地被征收后,他平时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他家距离中硅高科多晶硅项目不到100米。他指责说,这个化工项目距离村庄太近,而他们最初并没有料到这是一家这样的工厂。“这两年周围小麦的麦穗上部出现了腐烂现象,我们的玉米产量减少了近一半。”这位27岁的年轻人告诉《环球企业家》,他们很担心未来的生活环境与质量。
不过,洛阳市环保局开发监督科科长赵丽新否认了大量污染的存在。她表示,这个项目已经通过了省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化工企业都会有污染,重要的是把污染控制在环境许可范围内,“选址是环境评价的重要部分,专家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已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论证说明污染可以达标排放”。
严大洲也否认中硅高科为当地带来了污染:“中硅高科是一个清洁工厂,所有的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已经分离并回收利用,刺激性气味可能来自附近另外一家工厂,我们正在调查。”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