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期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软件成本模型
·定义软件需求(系统化的目标、配置、功能、性能和约束)
·描述软件需求的方法(功能层次模型、数据流模型、控制流模型、面向数据的模型、面向对象的模型等)
·定义软件需求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软件设计(分析与集成、逐步求精、抽象、信息隐蔽)
·软件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法、Jackson方法、Warnier方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软件测试的原则与方法
· 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特性、软件质量控制)
·软件过程评估基本方法、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维护工具、CASE)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面向构件,统一建模语言(UML))
·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
考试科目一为上午的考试范围;考试科目二为下午的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及题型大致分值比例分析:
上午考试:上午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题型为选择题,共75道每道1分,共75分。
分值分布如下:
计算机科学基础:5——8分
硬件基础知识:5——8分
网络基础知识:2——4分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4——6分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基础知识:2——3分
数据库基础知识:2——4分
多媒体基础知识:3——5分
系统性能指标:1——2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1分
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基础知识:4——5分
软件需求分析、需求定义及软件基础知识:3——5分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2分
程序测试基础知识:2——3分
软件开发文档基础知识:1——3分
软件运行和维护基础知识:2——3分
安全性基础知识:2——4分
标准化基础知识:3——5分
信息化基本知识:<=1分
计算机专业英语:10分
上午考试的分值分布基本上就是这样,但是处理专业英语以外其他的基本都是不大确定,基本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每 年每一项都会考到。
下午考试:下午考试所有的基本上每一年都不太一样,满分同样也是75分。
但是可以确定的分值就是如下几项:
数据流图:15分
UML:15分
数据库知识以及组合数学以及数据库标准化(3选其2):15分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2选其1):15分
各种编程语言的编码(c或c++或java或basic选其1):15分
软件设计师的考试大概就是靠这么多,给人的感觉就是杂,所有跟计算机有关的知识都会考到,所以考试的复习上,不要只局限于集中复习。个人感觉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