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综合布线而言,选择一种性能优秀的桥架也是提高EMC性能的保证。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对此有明确规定:
7.0.2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
2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3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
2008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21.7.1对此也做了同样的规定。
3.2 将动力电缆和数据电缆分置
敏感体与辐射干扰源之间应有的防护间距,即可将敏感体所受干扰减至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正常工作。同时还应考虑本工程内部干扰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内部电子电气设备间、强电与弱电及控制线路间保持必要的防护间距。
对于布线系统来说,就是要将动力电缆和数据电缆以一定间距放置。若条件所限无法满足应有间距,则应采用其它防范与抑制措施。
使用中间分隔板,在两种不同线缆放置在同一桥架内时,可以有效提高EMC性能,减少强电线缆与弱电线缆之间的间距。
相应规范: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7.0.1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7.0.1—1的规定。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