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
试题一
试题一是一道综合题,涉及到验收测试、功能测试、缺陷管理和测试管理。试题共4个问题。
问题1考查验收测试的依据和验收测试对测试环境的要求。验收测试是以用户为主,软件开发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也应参加的测试。根据软件需求和验收要求编制测试计划,制定需测试的测试项,制定测试策略及验收通过准则。根据《验收测试计划》和《项目验收准则》编制测试用例,并经过评审。验收测试一般在用户的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使用生产中的实际数据进行测试。
问题2直接考查功能测试包含哪些子特性。功能性是指与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软件质量,包括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依从性、安全性等子特性。
问题3又分为3个小问题,第1个问题要求考生回答除功能性错误外,还可能有哪些错误。因为试题描述中说明了本次测试的重点是功能特性等6个质量特性,除了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属于开发特性外,其他的质量特性都可能会测试出错误。第2个问题要求考生回答功能性Bug严重性级别层次。这里的答案就不一定是唯一的了,因为不同单位对缺陷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级,例如,可以分为死机(系统崩溃或挂起)、致命(使系统不稳定、或破坏数据、或产生错误结果,而且是常规操作中经常发生或非常规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严重(系统性能或响应时间变慢、产生错误的中间结果但不影响最终结果,如:显示不正确但输出正确)、一般(界面拼写错误或用户使用不方便)。第3个问题考查Bug的状态,这在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模拟试题中,有现成的试题和分析,在此不再重复。
问题4涉及到测试管理和测试流程问题。显然,这里存在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以及修改后的回归测试,需要对所有问题进行测试。涉及到用户需求的问题,还要重新审核需求文档,看程序与需求是否是一致的。等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后,才能进入配置库。
试题二
试题二是一道关于负载压力测试的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试题共5个问题。
问题1要求考生回答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的概念。这在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模拟试题中有现成的试题,在此不再重复。
问题2要求考生回答负载均衡设备的作用。显然,负载均衡设备起到网络平衡的作用,调节各应用服务器的在线人数,以免造成单个服务器超负荷工作,合理分配工作状态的运行情况。
问题3要求考生回答测试用机中负载压力测试工具主控台、负载压力测试工具负载生成器的作用, 并论述此项目中采用分布式部署负载生成器的原因。采用负载压力测试工具来模拟大量并发用户,主控台负责管理各个负载生成器以及收集各负载生成器的测试数据, 负载生成器负责模拟虚拟用户加压,在每次并发性能测试中,只有一台主控台,但可以有多个负载生成器。因为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本来就是分布式的,所以这个项目需要采用分布式部署负载生成器。
问题4需要分析测试结果中的交易执行情况数据,陈述随并发用户数递增,交易执行成功率降低的可能原因。分析测试结果中的应用服务器资源利用数据,判断服务器资源利用是否有瓶颈存在。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的会话信息增多,占用的内存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导致CPU忙于在内存和外存间交换数据,因此,系统性能会下降。
问题5是关于性能调优的措施问题。对于Web应用系统而言,性能调优的措施有很多(这里只要回答出4个,就可以得满分),例如,优化服务器配置、运用缓冲机制、采取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优化数据库设计等。
有关负载压力测试和Web应用测试,考试辅导指定教材《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张友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9章和第20章有详细的介绍。在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的模拟试题中,也对负载压力测试进行了多角度的测试。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