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1)、(2)
为了指导计算机网络的互连、互通,ISO颁布了OSI参考模型,其基本结构分为 (1) 。网卡(网络适配器)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2) 。
(1)A.7层 B.6层 C.5层 D.4层
(2)A.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 B.进行电信号匹配
C.实现数据传输 D.网络互连
试题(1)、(2)分析
这个试题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网络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作为开发网络通信协议族的一个工业参考标准,只要严格遵守OSI参考模型,不同的网络技术之间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互操作。整个OSI/RM模型分为7层,从下往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因此试题(1)的正确答案是A。
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NIC),英文名NetworkInterfaceCard。它是使计算机联网的设备。平常所说的网卡就是将PC和LAN连接的网络适配器。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他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它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总线方式和电气接口方式等。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从并行到串行的数据转换,包的装配和拆装,网络存取控制,数据缓存和网络信号。所以显然选项D不是对网卡功能的描述。试题(2)的正确答案为D。
参考答案
(1)A (2)D
试题(3)
瀑布模型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3) 。
(3)A.过于简单 B.过于灵活
C.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D.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试题(3)分析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订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6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评审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但是,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几乎被业界抛弃,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下方面。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的风险。
(3)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选用瀑布模型开发,产生大量文档,所以比较复杂且缺乏灵活性,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都需要评审,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3)C
试题(4)
UNIX操作系统是作为 (4) 问世的。
(4)A.网络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批处理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试题(4)分析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强大的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未,AT&T Bell实验室的Ken Thompson、Dennis Ritchie及其他研究人员为了满足研究环境的需要,结合多路存取计算机系统(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研究项目的诸多特点,开发出了UNIX操作系统。至今,UNIX本身固有的可移植性使它能够用于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如微型机、工作站、小型机、多处理机和大型机等。
UNIX操作系统通常被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内核(Kernel)、Shell和文件系统。
显然,UNIX系统是个分时操作系统。
参考答案
(4)B
试题(5)
计算机文件系统的多级目录结构是 (5) 。
(5)A.线性结构 B.树形结构 C.散列结构 D.双链表结构
试题(5)分析
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管理,是通过编目方法实现的。即根据一定特征或需要,把大量文件分配在不同的目录下存放。多级目录结构,即文件夹(子目录)呈层次关系,每个磁盘只有一个根结点,称为根目录。向下有若干个子结点,每个子结点都可以作为父结点。再向下分出若干个子结点,即子目录的嵌套。形象地看就像一棵树,所以也叫树形目录结构。
线性结构、散列结构和双链表结构都是数据存储的选择方式,与题目中文件系统没有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B。
参考答案
(5)B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