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49)~(52)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整个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系统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志。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 (49) ;信息工程质量必须在工程 (50) 加以保证;监理方在质量控制监理过程中,做法正确的是 (51) ;(52) 不是选择质量控制点应考虑的内容。
(49)A.实现合同要求 B.维护参与建设的各方利益
C.保证技术法规执行 D.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0)A.开发之前 B.开发之后
C.可行性研究过程中 D.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51)A.监理单位对承建单位的人员、设备、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监察,督促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监理单位对承建单位的投入人员有否决权
B.对工期紧任务重的项目,监理方应该采取灵活处理方式,在项目建设方、承建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监理方应该支持承建方在需求确认之前进行开发工作
C.如果没有第三方测试机构的测试评估,监理公司可以独立承担验收测试工作,并出具测试报告,作为系统验收的依据之一
D.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做好技术总体方案、系统集成方案、开发/测试计划、培训计划等的审核
(52)A.关键工序 B.隐蔽工程
C.实施中的薄弱环节 D.实施方法
试题(49)分析
在监理工作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题目给出的4个答案中,"维护参与建设的各方利益"与严格的质量控制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且对立的成分较大,不可能成为质量控制的目的。另外两个选项:"保证技术法规执行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已经体现在合同的范围之内,因为即便合同中未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但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合同法还规定,如果合同内容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时可以适用的相关条款是: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而损害公共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因此本题中正确答案 是A。
试题(50)分析
要保证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质量,首先要保证设计的质量,但仅有设计质量是不够的,还要保证实施过程的质量,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选择D正确。
试题(51)分析
监理单位对承建单位的投入人员有否决权是不正确的说法。
在需求确认之前不能进行开发工作,因为需求没有确认,开发所做的工作很有可能会与业主的要求不一致而作废或返工,反而会造成工期的拖延。
监理单位不能作为独立的测试方进行验收测试,监理公司只能出具监理报告正确。
试题(52)分析
质量控制点,是指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重点控制对象或重点建设进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而设置的一种管理模式。此题宜用排除法,与选项A、B、C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方法的重要性最低,应该选择D。
参考答案
(49)A (50)D (51)D (52)D
试题(53)
一个投资额为3000万的大型信息化软件开发项目,承建单位计划投入100人,其中包括测试工程师30人。需求分析完成并通过确认后,监理方对承建单位提交的测试工作计划进行了评审,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53) 。
(53)A.审核测试计划中对软件测试的资源投入、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B.审查测试计划中软件测试环境能否满足测试工作的需要
C.抽查测试计划中测试用例是否正确
D.审查所进行的测试类型能否满足测试需求
试题(53)分析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实现、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等5个环节。软件测试计划涉及到软件测试的资源投入、时间安排等,而测试用例不应当是测试计划中包含的内容。应当在测试设计与实现环节中体现。选择C正确。
参考答案
(53)C
试题(54)
应用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估算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 (54) 研究内容。
(54)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社会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试题(54)分析
本题是简单题,在谈到软件应用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时,显然是与经济上相关的,其他方面无关联或关联性不大。因此选择B正确。
参考答案
(54)B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