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C语言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不能使用“do语句while(条件)”的循环
②“do语句While(条件)”的循环中必须使用“break”语句退出循环
③“do语句while(条件)”的循环中,当条件非0时将结束循环
④“do语句while(条件)”的循环中,当条件为0时将结束循环
【解】 do-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是:
do语句
while(表达式);
其语义是重复执行其成分语句,直至表示条件的表达式值为0时结束。do-while语句是正常使用的一种循环结构之一。do-while语句的循环结束条件由while后的表达式值为0所控制,并不一定要有break语句跳出循环来结束循环。do-while语句在条件值非0时,将继续循环,而不是结束循环。条件值为0时,才结束循环。所以正确的选择是④。
15.若有以下程序段,W和k都是整型变量,则不能与该程序段等价的循环语句是( )
W= k;
LB: if(w==0) gotO LE;
w - -;
printf("*");
goto LB;
LE:
①for(w=k;w!=0;W--)printf("*");
② w= k;
While(W--!=0) Prinif(”* ”);
③ w= k;
do{w--; prinif(“*”);
} while( W!= 0);
④ for(w=k;W;--W) printf("*");
【解】问题所给出的程序段用goto语句构造一个循环控制结构,该循环结构的初值是让变量W的值为k的值,循环结束条件是W的情等于0,循环体是让变量W的值减1,并输出一个字符* 。上述循环控制过程用for循环可描述如下:
for=(w=k;W!=0; W--) printh("*");
或写成:
for(w=k ;w;--w) printf("*");
若用while语句,可描述如下:
W=k;
while(w--!=0)printf("*");
w++;/*在w等于0时,也执行了一次 w--,这里是对w最后减1的补尝*/
或更直观地写成:
W=k;
while(w!=0){ w--;Printf("*");}
若用do-while语句,可描述如下:
W=k;
if(W)
do{
w--; prinif("*");
} while(w);
若写成:
W=k;
do{
W--; printf("*");
} while(w!=0);
是不正确的,因为原代码当k的值为0时,不输出字符*,而上面的改写,当k的值为0时,将输出许许多多的字符*。所以解答应是③。
3.2 填充题
1.结构化程序设计规定的三种基本结构是________结构,选择结构和_______结构。
【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2.若有定义“int a=25,b=14, c=19;”,以下语句的执行结果是______。
if a++<=25&&b--<=2&&c++)
prinif("***a=%d,b=%d,c=%d\n", a,b,c);
else printf(”###a=%d,b=%d,c=%d\n”, a, b,c);
【解】问题所给的if语句中,条件a++<=25&&b--<=2&&c++是先求逻辑与的第一个运算分量,它是一个关系式,关系成立。接着判定第二个逻辑与运算分量,又是一个关系式,由于变量b的值是14,b不小于等于2,运算分量的关系式不成立,导致if语句的条件为假,执行else部分。在求且语句的条件时,计算了2个逻辑与分量,使变量a的值增了1,变量 b的值被减了1。所以输出内容是:###a=26,b=13,c=19。
3.以下两条if语句可合并成一条if语句为_____________。
if(a<=b) x=1;
else y=2;
if(a>b)printf("****y=%d\n" ,y);
else printf( "####x=%d\n" ,x);
【解】在以上两条if语句中,两个条件刚巧相反。若将前一个if语句的第一个成分语句与第二个if语句的第二个成分语句合并;第一个if语句的第二个成分语句与第二个if语句的第一个成分语句合并,写成一条if语句如下:
if(a<=b){x=1;printf("####x=%d\d,x);}
else{ y=2; printf("****y=%d\n",y);}
4.设 i,j,k均为 int型变量,则执行完下面的for语句后,k的值为_______。
for(i=0,j=10;i<=j;i++,j--)k=i+j;
【解】该 for语句以i为0、j为10初始化,循环条件是 i<=j,每次循环后 i增 1、j减 1,循环体是将 i与j的和赋给 k。这样变量 k将保存的是最后一次赋给它的值。一次循环后 i为 l。j为 9,二次循环后 i为 2.j为 8,……,五次循环后 i为 5.j为 5,继续第六次循环,将 i与 j的和10存于 k后,i为 6、j为 4,结束循环。所以循环执行后 k为10。
5.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整数,判断是不是素数,若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请为程序填空。
main()
{int i,X,y=1;
scanf(”%d”,&x);
for(i=2;i<=x/2;i++)
if________________ { y=0; break; }
printf(”%d\n”,y);
}
【解】为判数x是否是素数,预置变量y的值为1(x可能是素数),然后用循环,用2至x/2的整数i测试对X的整除性,若能被其中的某个整数整除,则X是合数,置y的值为0(不是素数),结束测试循环。若都不能整除,则X为素数。i能否整除X,可用求余运算X%i等于0来判定。所以程序中的空框可填 X% i==0。测试 X为素数的代码可写成:
y=l;
for( i=2; i<=x/2; i++)
if(x%i==0){ y=0; bleak; }
3.3 程序分析题
1.阅读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main()
{ int a=10, b=4,C=3;
if(a<b)a=b;
if(a<C) a=C;
printf("%d,%d,%d\n", a,b,c);
}
【解】程序中,第一个if语句if(a 2.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的输出结果。
main()
{ int x=100, a=10, b=20, Ok1=5,Ok2=0;
if(a<b)if(b!=15)if(!Ok1) x=1;
else if(ok2) x=10;
else x=-l;
printf("%d\n",x);
}
【解】程序预置变量x的值为100,a的值为10,b的值为20,ok1为5,Ok2为0。程序中给出的if语句可以写成更结构化的形式如下:
if(a<b) {
if(b!=15){
if(!Ok1) x=1;
else{
if(Ok2) x=10;
else x=-l;
}
}
}
由于条件a<b成立,并且条件b!=15也成立,而ok1不等于0,执行else后的语句。又因ok2等于0,执行else后的语句赋-1给x。所以程序输出一l。
3.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的输出结果。
main()
{ int y=9;
for(; y>0; y--)
if(y%3==0){ printf(”%d”,--y);continue;}
}
【解】循环前,变量y的值为9,其中的循环语句在y大于0情况下循环,每次循环后y的值减1。循环体是当y能被3整除时输出表达式--y,输出的是减1后的y值。这样,第一次循环因y为9,能被3整除,输出8,y也变成8。又经两次循环,y的值变为6,又让y减1变成5,并输出5;又经两次循环,y的值变成3,让y减至变成2,输出2;再经两次循环后,y的值变成0,结束循环。所以程序输出852。
3.4 程序设计题
1.编一个程序,输入华氏温度(F),按下列公式计算并输出对应的摄氏温度(C):C= 5( F-32)/9
【解】利用公式:C=5(F-32)/9,输入F氏温度,计算并输出对应的C氏温度,程序要引入两个变量,分别用于存储F氏温度和C氏温度,计算时应采用浮点型,包括公式中的常数也应写成浮点数,不能采用整型和把常数写成整数。因采用整型编写,公式中的除运算变成整除,会得出与实际要求不一致的结果。程序如下:
#include
main()
{ float f,c;/*变量定义*/
printf(”输入F氏温度”);
scanf(”%f,&f);
c= 5.0*(f-32.0)/9.0;
printf(”对应的C氏温度%6.2f\n”,c);
}
2.编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整数,输出其符号(若≥0,输出1;若<0输出-1)。
【解】程序可用if语句判断输入数的符号,并控制输出1或-l。程序如下:
# include
main()
{ int c;/*变量定义*/
printf("输入一个整数");
scanf(” %d”, &c);
if(C>=0) printf("1\n");
else printf("-l\n");
}
3.编一个程序,输入X的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并输出y的值。
X(X≤l)
y= {2x-l(l<x<10)
3X-11(10≤X)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