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标准中包含"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两个指南"是一头一尾两个标准,即ISO 9000-1和ISO 9004-1~ ISO 9004-4之一。"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是指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三种质量保证模式的质量体系标准。
图1 ISO 9000系列标准构成图
ISO 9000系列标准主要包括:
(1)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的导则;
(2)ISO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3)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4)ISO 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5)ISO 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导则。
ISO 9000系列标准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用于"需方对供方需求质量保证"的标准--ISO 9001~ ISO 9003;一组用于"供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ISO 9004。
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之间的区别在于其对象的工序范围不同;ISO 9001范围最广,包括设计到售后服务;ISO 9002为ISO 9001的子集,而ISO 9003又是ISO 9002的子集。
ISO 9000系列标准原本是为制造硬件产品而制定的标准,不能直接用于软件制作。后来,曾试图将ISO 9001改写用于软件开发方面,但效果不佳。于是,以ISO 9000系列标准的追加形式,另行制定出ISO 9000-3标准。这样,ISO 9000-3就成了用于"使ISO9001适用于软件开发、供应及维护"的"指南"。不过,ISO 9000-3在内容上与ISO 9001有相当不同。ISO 9000-3(即GB/T 9000.3-94),全称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三部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4 ISO 9000的特点
(1)IS09000标准是一系统性的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容广泛,且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计划和协调,而使企业 能有效地、有秩序地开展给各项活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强调管理层的介入,明确制订质量方针及目标,并通过定期 的管理评审达到了解公司的内部体系运作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确保体系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的目的。
(3)强调纠正及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潜在原 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4)强调不断的审核及监督,达到对企业的管理及运作不断地修正及改良的目的。
(5)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满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个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6)强调文化管理,以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正规性,连续性。如果企业有效地执行这一管理标准,就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ISO 9001的特点和作用:
(1)是IS0 9000族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之一,用于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量保证。可作为供方质量保证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供方质量体系的依据。
(2)作为企业申请IS0 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
(3)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 证在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各个阶段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
(4)对质量保证的要求最全,要求提供质量体系要素的证据最多。 从合同评审开始到最终的售后服务。要求提供全过程严格控制的依据。
(5)要求供方贯彻"预防为主、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健全质量体系,有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ISO 9002的特点和作用:
(1)是ISO 9000族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之一,用于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 量保证。可作为供方质量保证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供方质量体 系的依据。
(2)可作为企业申请ISO 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 *是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证在生产和安装阶段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
(3)对质量保证的要求较全,是最常用的-种质量保证要求。除对设计和售后服务不要求提供控制证据外,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4)要求供方贯彻"预防为主、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健全质量体系,有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ISO 9003的特点和作用:
(1)是ISO 9000族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之一,用于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量保证。可作为供方质量保证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供方质量体系的依据。
(2)为企业申请ISO 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
(3)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只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
(4)对质量保证的要求较少,仅要求证实供方的质量体系中具有一个完整的检验系统。能切实把好质量检验关。通常适用于较简单的产品。
5 ISO 9000的应用
国际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质量管理标准当属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ISO9000系列标准,这一国际标准发源于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很快就波及美国、日本及世界各国。到目前为止,已有70多个国家在它们的企业中采用和实施这一系列标准。分析ISO 9000系列标准如此迅速地在国际上广为流行,其原因主要在于:
(1)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驱动。无论任何产业,其产品的质量如何都是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中间商十分关注的问题。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质量方面的竞争。ISO9000系列标准客观地对生产者(也称供方)提出了全面的质量管理要求、质量管理办法,并且还规定了消费者(也称需方)的管理职责,使其得到双方的普遍认同,从而将符合ISO9000标准的要求作为国家贸易活动中建立互相信任关系的基石。于是近年来在各国企业中形成了不通过这一标准认证就不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潮流,并且在国际贸易中,把生产者是否达到ISO 9000质量标准作为购买产品的前提条件,取得ISO 9000质量标准认证被人们当作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ISO 9000系列标准适用领域广阔。它的出现最初针对制造行业,但现已面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这包括:
◇ 硬件:指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机械、电子产品,不只是计算机硬件。
◇ 软件: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智力产品。计算机软件当然属于其中。
◇ 流程性材料:将原料转化为某一特定状态的产品。如,流体、粒状、线状等,通过瓶装、袋装等或通过管道传输交付。
◇ 服务: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更为广泛的活动。
6 制定与实施ISO 9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
制定与实施ISO 9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体现在:
(1)强调质量并非在产品检验中得到,而是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ISO 9000-3叙述了需方和供方应如何进行有组织的质量保证活动,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软件;规定了从双方签订开发合同到设计、实现以至维护整个软件生存期中应当实施的质量保证活动,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方法和步骤。 ISO 9000-3的核心思想是"将质量制作入产品之中"。其实道理是很明显的,软件在完成编码以后,不论花多大的力气用于测试,提高质量都是有限度的,更不必说需求规格说明存在的问题常常是测试无法发现的。事实上,软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软件生存期所有阶段的活动。
(2)为把握产品的质量,ISO 9000要求"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使软件产品达到质量要求,ISO9000-3要求软件开发机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首先要求明确供需双方的职责,针对所有可能影响软件质量的各个因素都要采取有力措施,作出如何加强管理和控制的决定。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规定其职责和职权,使之责任落实到人,产品质量真正得到控制。
(3)ISO 9000标准要求证实:"企业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要求产品的能力"。质量认证是取得这一证实的有效方法。产品质量若能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由不依赖于供方和需方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对生产厂家审查证实后出具合格证明。显然,如果这一认证工作是公正的、可靠的,其公证的结果应当是可以信赖的。正确实施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自然会在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指导消费者选购产品,提高质量合格产品企业的声誉,以及节省社会检验大量费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生产企业为了达到质量标准,取得质量认证,必须多方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其中,企业负责人的重视以及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4)ISO 9000标准还强调"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进行质量改进"。贯彻ISO 9000标准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许多工作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所能奏效的。即使已经取得了质量认证也不能认为一劳永逸而放松质量管理。实际上认证通常以半年为有效期。取得认证之后尚需接受每年1~2次的定期检查,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坚持进行质量改进。
小结
以上是作者搜集和整理的一些关于ISO 9000系列基础的资料,其中部分借鉴甚至直接引用了部分网友的文章和思路,在此谨代表我个人以及阅读本文的广大系分考友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广大考友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ISO 9000系列基础上,只需了解总体轮廓并能正确答题即可。谢谢。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