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结合的方法中,当一个设备产生了一个自陷时,你可以使用网络管理工作站来查询该设备(假设它仍然是可到达的),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3.什么是被管理设备?
你可能听说过许多关于“SNMP可管理设备”、“与SNMP兼容的设备”或者“被SNMP管理的设备”的说法。但是它们到底什么?它们与“智能设备”又是怎么区别的呢?
简单地说,以上所有说法的意思都是“一个包含网络管理代理实现的网络设备”。这些话也意味着这种代理支持SNMP协议来进行信息交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个智能设备可能并不需要使用或支持SNMP协议。那么什么是一个代理呢?
代理
管理代理(agent)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或固件),它包含了关于一个特殊设备和/或该设备所处环境的信息。当一个代理被安装到一个设备上时,上述的设备就被列为“被管理的”。换句话说,代理就是一个数据库。
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随被安装设备的不同而不同。举例来说,在一个路由器上,代理将包含关于路由选择表、接收和发送包的总数等信息。而对于一个网桥来说,数据库可能包含关于转发包数目和过滤表等信息。
代理是与网络管理控制台通信的软件或固件。在这个控制台的“链路”上可以执行以下任务:
● 网络管理工作站可以从代理中获得关于设备的信息。
● 网络管理工作站可以修改、增加或者删除代理中的表项,例如在由代理所维护的数据库中的路由选择表表项。
● 网络管理工作站可以为一个特定的自陷设置阈值。
● 可以向网络管理工作站发送自陷。
请记住,在被管理设备中的代理并不是自愿提供信息的,除非当有一个阈值被超过的事件发生时。
在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的设备上可能因为系统资源的缺乏,或者因为该设备不支持SNMP代理所需要的传输协议,而不能实现一个SNMP代理。这是否就意味着你不能监视这个设备呢?答案并不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你可以使用受托代理(proxy agent),它相当于外部设备(foreign device)。
受托代理并非在被管理的外部设备上运行,而是在另一个设备上运行。网络管理工作站首先与受托代理联系,并且指出(通过某种方法)受托代理与外部设备的一致性。然后受托代理把它接收到的协议命令翻译成任何一种外部设备所支持的管理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受托代理就被称为应用程序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
如果外部设备不支持任何管理协议,那么受托代理必须使用一些被动的方法来监视这个设备。举例来说,一个令牌环网桥的受托代理可以监视它的性能,并且如果它检测到任何由网桥所报告的拥挤错误时,它就会产生自陷。幸运的是,目前大多数网际互联设备类型都是支持SNMP可管理设备的,所以你可以很容易地使用一个SNMP可管理设备,例如集线器、网桥和路由器。有一些厂商甚至还在他们的网卡上提供SNMP代理。
MIB
我们通常很少把在一个被管理设备中的数据库称为一个数据库。在SNMP术语中它通常被称为管理信息库(MIB)。
一个MIB描述了包含在数据库中的对象或表项。每一个对象或表项都有以下四个属性:
● 对象类型(Object Type)
● 语法(Syntax)
● 存取(Access)
● 状态(Status)
在SNMP规范之一的管理信息结构与标识(SMI;RFC 1155/1065)规范中定义了这些属性。SMI对于MIB来说就相当于模式对于数据库。SMI定义了每一个对象“看上去象什么”。
对象类型
这个属性定义了一个特定对象的名字,例如sysUpTime。它只不过是一个标记。在表示数据时,SMI使用了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对象必须被“标识”。对于互联网络管理MIB来说,用ASN.1记法来表示的标识符开头如下:
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 : : = { iso org(3) dod(6) 1 }
或者用一种简单的格式:
1.3.6.1
这是从ASN.1文档中抽取的。它为标识符定义了一个树形的格式。该树是由一个根及与之相连接的许多被标记的节点组成。每一个节点由一个非负整数值和尽可能简明的文字说明所标识。每一个节点可能也拥有同样被标记的子节点。
当描述一个对象标识符(OBJECT INDENTIFIER)时,你可以使用几种格式,最简单的格式是列出由根开始到所讨论的对象遍历该树所找到的整数值。 从根一级开始,这里有三个节点(如图):
● ccitt(0)
● iso(1)
● joint-iso-ccitt(2)
其中每一个“分支”都被标记中所示的管理组织所管理。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