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辨蛋奇人”是咱河南老乡 称儿子脑更强
来源:优易学  2014-2-19 8:26:18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300个鸡蛋放在一起,你能看出来它们有啥不一样吗?有人能!

 看过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吗?是不是对上一期节目中亮相的“微观辨蛋”奇人李勇(下图)印象深刻?他是咱河南老乡。昨天,通过电话,大河报记者专访了这位来自开封的“最强大脑”。

  诀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李勇挑战的项目是“微观辨蛋”——评委李永波从300个鸡蛋中挑出一个,让李勇仔细观察后放回原处,再让李勇从中挑出这个蛋。挑战成功之后李勇还不满足,他表示,事实上,他的拿手好戏是玩魔方,如果有可能,他也想挑战魔方墙和指纹墙,速度可以比郑才千(《最强大脑》的魔方“奇人”)更快。

  “辨识鸡蛋更难,因为没有参照系。我能挑战成功,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快速提取特征的能力以及强大的记忆力。”李勇透露,观察鸡蛋主要靠两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的,从颜色、大小、形态上辨认,这是大家都能看见的;另一方面是微观细节上的,“老母鸡下蛋不是工厂流水线,每个鸡蛋外壳的结晶状态都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这好比是拿着放大镜“鸡蛋里挑骨头”,但至于具体诀窍是什么,李勇说这是不能说的秘密。李勇说,他还可以辨认鸡蛋的生或熟,也可以换成其他蛋,或者是核桃,“只要不是工业模具刻出来的产品,我都能辨认出不同”。

  做着小生意有个科学家梦

  和郑才千、吴天胜这些记忆大师相比,51岁的李勇身上没有那么多光环,他只是咱河南开封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生意人。与众不同的是,他一辈子都在做着科学家的梦。

  李勇打小就喜欢观察、琢磨一些智力型的玩具。在别的小朋友玩打杏核、打四角、躲猫猫时,他的玩具却是一件木制的鲁班锁,对着这个复杂的玩意儿,他反复拆开、装上,玩得不亦乐乎。李勇记得,唐山大地震那一年,他住在老家简易的防震棚里,用一只红土烧制的高脚瓦瓮比照着《十万个为什么》做成了一个地动仪,那一年他才13岁。

  从小学到高中,李勇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在班里他不是当班长就是当学习委员,尤其是数学成绩一直都是No.1。高一那会儿,李勇就参加了高考,成绩超过了大学录取分数线——如果再学一年,应该能考上一所更好的学校。但命运好像专门喜欢和他开玩笑,不分昼夜的学习,让李勇患上了顽固的头疼,最终不得不休学,高考成绩也因此不如人意。家境贫寒的李勇决定“曲线救国”,参军、读军校、学无线通信,然而毕业后回到部队,他又被分配去做行政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退伍,学的专业算是彻底没用上。复员后,李勇开过出租车、摆过地摊,还给别人打过工,但都没弄出什么名堂,2002年他开了一家数码电子产品店,一直做到现在。

  作为一个小生意人,李勇不得不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但科学家的梦想一直都在他心里。业余时间他看霍金的《时间简史》,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钻研数学领域的集合论,甚至想证明传说中的“照相记忆”是不是真的……他的妻子常常说他是个“疯子”。“我就是想证明,即使老了,我还是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李勇说。

  上阵“父子档”儿子脑更强

  尽管技惊四座,但李勇却说:“我比我儿子差多了!上阵父子兵,儿子也参加了《最强大脑》,后面大家会看到他的表现。”

  李勇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叫李云龙,今年12岁。7岁那年李云龙开始接触魔方,8岁就拿了魔方速拧比赛的儿童组世界冠军。“他最厉害的是二进制记忆,最好成绩超过了世界纪录保持者,就算是成年人也没人能与他抗衡。”李勇骄傲地说,“他围棋下得也好,3岁半学棋,4岁就能赢业余二段。”但后来儿子不想学了,嫌累,李勇也不勉强,“我一直有个观念,如果强迫他去学一个东西,他以后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李勇说,他自己没能成功,希望儿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为此他愿意倾其所有。

  很多电视台曾邀请李云龙上节目表演,都被李勇拒绝了,怕的是“伤仲永”。“我的想法是,在没有真正成功之前尽量不去抛头露面。”而这次李勇也鼓励儿子参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这档节目非常好,能站上这个舞台的,哪怕是挑战没有成功,都已经是很牛的人了。”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