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讯通竟成“点名平台” 差生情况“点名”群发
来源:优易学  2013-12-27 14:48:4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今天默写,全对的同学有……,错误比较多的同学有……”;“上午数学考试,不合格的同学有……”,省略号略去的是一个个学生的名字。面向全班同学家长的校讯通短信,成绩差的学生的名字一次次被公之于众,不但让学生心里不是滋味,就连家长也感觉“压力山大”。  张先生是一名五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和很多家长一样,每天被校讯通遥控着:“周末的作业,徐某某、李某某、孙某某未完成,希望家长可以配合。”“早晨基础默写,刘某某、靳某某全对,在此表扬!肖某某、王某某、徐某某、马某某不合格!”这些指名道姓的批评短信是全班群发的,每个家长,不管孩子当天考试表现如何,都会收到同样的短信。  “有一次,在校讯通的通报批评短信里,我儿子的名字出现了两次,当时就觉得血往上涌。”张先生说,就连当天去校门口接孩子时,看到了认识的家长也不好意思打招呼。“那种滋味比我自己受到领导批评还难受。全班40多名家长,都知道我家孩子考试考砸了。孩子成了所有家长眼里的差生,你说他心里是什么滋味儿?”张先生担心。  李先生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他每天除了收到老师发来的作业通知外,有时一些信息内容也让他不得不多想。“老师会在信息里说,班里的一个孩子捐献植物,或者运动会时带酸奶给同学一起喝。”张先生说,这种信息虽然是表扬性质的,但全班家长都能收到,其他家长难免会觉得其中带有一种“暗示”,如果孩子想得到夸奖,家长就只能效仿,带有功利性地捐物、献爱心。“班里的东西坏了,原本应该是用班费买的,现在学生们争着抢着让父母花钱买。”  采访中,有老师表示,“老师也有任务,多重压力之下,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甚至给学生以挫败感,促使他们奋起”。而某小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认为,这种看似负责任的行为,往往招致不负责任的后果。“这暴露出老师教育理念的偏颇: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关注排名,忽视了孩子的全面成长。这种内容的短信严重挫伤了孩子和家长的自信心。”  此外,这位校长回忆,最初接触校讯通大约是在2005年左右。但是问题在于,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个平台到底该如何使用,在教育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校长、教师在享受这一平台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很少思考,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教育者是时候研究一下校讯通的使用规则了。”(记者王月焜)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