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密部署2010年高考工作确保考试安全
来源:优易学  2013-7-15 21:34:0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2010年是陕西高中课改后高考新方案的首次实施年,也是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第一年,高考组织工作备受社会关注。据省招办统计,今年全省高考报名考生共378,556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368,882人,参加单考的考生9,674人。统考考生中,文史类102,046人,理工类233,165人,体育类8,035人,艺术类25,636人。全省共设106个考区,351个考点,12,995个考场。陕西省高度重视2010年高考组织工作,上下联动,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考试安全。具体做法有:
      一、提早安排部署,夯实各级责任。5月19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朱静芝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2010年全省高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教育厅对今年的高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工信厅和省保密局分别就高考的安全保障、监督管理、试卷保密以及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之后,省教育厅与各市(区)教育局签订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目标管理责任书,就考试组织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试题试卷安全保密、回避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及报告制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要求各市(区)、县(区)教育局,各设立考点的学校要逐级签订考试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省招办及时下发了做好考试管理、安全保密工作的文件,组建了高考督查团,并对督查团进行了培训,分派到各考区、考点开展督查工作。
      二、遴选考点考场,提高技防水平。考点全部设置在交通便利,水电有保证,有线电话畅通,能够封闭管理,保密、保卫条件良好,外界干扰少,考试设施较好的学校。并严格按照《考务管理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布置考点和考场。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考前对考点周边和考生食宿地进行安全、卫生检查,消除安全、卫生隐患。同时,在以往禁止考生带入考场物品的基础上,今年增加禁止考生将有封套的橡皮带入考场,禁止考生将手表带入考场,各考场在考生面向的正前方配备挂钟。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进行入场检测。每个考场安排3名监考,其中至少一名女监考员。由女监考员负责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所有入场考生进行检测,收缴一切可疑无线电信号接收、发射装置。同时,所有考点安装使用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考前对设备进行检测,保证正常使用,确保所有考场都在屏蔽范围内,阻断有害信息;所有考场安装全方位的监控录像设备并接入网上巡查系统,考试全程录像,录像资料长期保存。考试期间,公安部门、无线电管理部门、保密局联防联控,对无线电有害信息进行监控,阻断、干扰有害信息,净化考试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开展考前培训。一是做好了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严格按条件选聘考试工作人员特别是监考员,考试工作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合理,并建立了考试工作档案。二是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规定各级招办负责人及考点主考对本单位回避制度的落实情况负管理责任。专职考试工作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高考,应回避接触试卷、答题卡;兼职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高考,不得参加高考工作。要求回避对象主动声明,本人不声明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分;本人已声明,负责人仍安排其参加相关考试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要严肃追求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三是对所有考试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同时还强化了考试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责任意识、为考生服务意识,确保考试工作队伍忠于职守,敬业负责。
      四、严格保密管理,确保考试安全。一是加强保密室建设。所有保密室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标准建设,并通过公安、保密部门检查验收。今年将保密室和试卷分发场所的监控设备接入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要求监控时间不中断、监控范围不留死角。二是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将试卷和答题卡的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督办、落实,全面负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都确定一名主要负责人分管试卷运送和保密室管理工作,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试卷、答题卡的运送、发放、保管和回收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要求执行,实现无缝连接。三是建立网络有害信息监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对互联网高考有害信息的监控,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配合公安、信息等部门净化网络环境。
      五、完善相关预案,做好应急处置。一方面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卫生疫情等影响考试的安全事故,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必要的演练,保证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妥善处置,确保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考试安全。另一方面,建立考试应急反应机制、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从试卷(答题卡)领取之日起到送交之日止,实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影响考试的重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直报省招办,同时报告当地招生委员会,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把风险和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六、开展诚信教育,严肃考场纪律。一是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与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高考报名时,与考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促使其严格按照“考生守则”的规定参加考试。考前开展诚信考试专题教育活动,促使考生树立“诚信考试光荣、作弊违纪可耻”的意识,端正思想认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二是严肃处理违规考生。对高考违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严肃处理。其中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当年考试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办主任李谦谈高考组织工作http://snedu.gov.cn/jynews/redianjujiao/201006/01/11587.html=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