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社厅厅长鬲向前撰文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来源:优易学  2013-7-15 21:33:59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按: 2010年5月30日《陕西日报》第二版刊发了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鬲向前的文章《总结经验  突出重点  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与思考》,现予以刊发,供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参考。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我和省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别赴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延安等市,专题调研我省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工作情况,与毕业大学生进行面对面座谈,听取他们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中央六部委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如下的研究与思考。
  一、总结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建立见习制度等手段,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西安市设立5000万元创业基金,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融资难的问题;延安市县两级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三年安置困难高校毕业生1200人就业。咸阳市、商洛市建立高校毕业生服务体系,实行“一处登记、共同服务”的毕业生就业登记统计制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宝鸡市结合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成功率达30%。铜川市将见习与公益性岗位开发有效结合,提升见习毕业生留用率。截至3月底,我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2.68%,好于往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各部门这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推广。
  二、正确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宣传不够,一些人还不知道省上的创业优惠政策,结构性矛盾与性别差异明显,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一些特色专业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如在志丹县调研中发现,由于该县企业用工特殊,男大学生全部在能源企业自主就业,但是尚有相当数量女生无法就业。就业观念陈旧,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到民营单位和公益岗位工作不算就业的观念,择业趋向比较单一,定位城市,不愿下基层,过多关注发展前景、晋升机会、福利待遇等因素,求职部门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合资公司等,倾向中小企业的仅占17.6%,与市场需求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有一定差距,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农村、社区需要的医护、教育等人才往往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和部分领域结构失衡与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相交织,使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陕西是高教大省,在校大学生100余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2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就业任务非常艰巨,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克难攻坚,促进高校毕业生多就业、就好业。
  三、采取五项措施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由人社部门牵头,教育等有关部门配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责任,要逐级夯实任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统筹和协调。教育部门和高校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以及社会各界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实施岗位拓展计划,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按照省政府 《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重点拓展产业就业岗位、企业就业岗位、科研项目就业岗位和基层就业岗位。鼓励支持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开展专项岗位对接,疏通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主渠道。对于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可优先获得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家选拔、职称评聘、申请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同的待遇。我们在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统筹抓好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四个基层就业项目,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
  三是实施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我们要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潜能和激情。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成本,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个自由的市场空间。发挥创业发展基金的作用,扶持和奖励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的创业龙头企业,让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感受到陕西投资空间大、经营成本低、回报效率高的优势。
  四是实施见习计划工程,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继续加大高校毕业生“个十百”就业见习工程的实施力度,省内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技工学校等事业单位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不同规模和条件提供1-100个左右的岗位接收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各级人社部门要会同承担就业见习任务的单位共同建设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见习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尽快就业。
      五是完善服务体系,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我们要继续完善省市县乡四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深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三个一”服务:送一批就业信息进校园;组织专家开展一次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活动;提供一本就业手册。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统计登记制度和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专项招聘会等活动,为他们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