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第二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启动。
联合国代表Maher Nasser 先生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说,青年领袖成长营项目以打造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为愿景,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青年领袖,这与联合国以及联合国学术影响的宗旨不谋而合。Maher Nasser 先生表示,联合国高度赞赏北师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突出表现;联合国将全力配合,成为北师大实现国际化的有力伙伴。
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项目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受项目委员会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的委托,代表北师大全体师生向本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陈光巨副校长表示,去年夏天自己见证了首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的成功举办,同学们在友好的国际合作氛围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他希望本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再度引领大家寻求合作共赢,勇攀学术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长涂清云代表学校对联合国官员、校本部的领导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青年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涂清云校长表示,本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将会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与潜能,为每一名营员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他希望,每一位营员都能够充分挖掘潜能,展示才华,团结互助,通力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启动仪式上,来自哈佛大学的学生JP Hogan和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学生薛寒霆分别代表中外营员发言。他们总结回顾了第一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的情况,并简要介绍了成长营的项目设置。同时,他们希望第二届成长营能够在所有营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课题研究,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
最后,Maher Nasser 先生、Hasan Ferdous先生、Kevin Myers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陈光巨副校长、珠海分校涂清云校长、傅爱兰常务副校长等共同为营员代表授旗,标志着为期20天的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项目正式启动。
7月1日上午,与会领导还参观了展览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二楼的“2012年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成果回顾展”,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回顾报告并与新老营员们进行了交流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秀梅教授在接收采访时对第一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表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于推动本部和分校的国际化有很大帮助。
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及珠海)发起,由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世界名校学生共同参与打造的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国家及全人类发展承担责任的未来青年领袖。成长营以激发青年潜能、尊重多元文化、关注社区发展以及造就时代精英为使命,在为期20天的时间里(前15天在珠海,最后5天在北京),来自哈佛、牛津、伯明翰共13名营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和分校共100名营员将遵循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的原则,共同开展青年领导力讲座、合作研究以及成果展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