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介绍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51:0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2007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四届大会通过决议,批准在中国桂林建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2类)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Karst,简称IRCK)(以下简称中心)。这是教科文组织在地球科学领域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际二类中心。  中心设在广西桂林国土资源部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对内,中心将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科研机构)的范围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国际机构之一,依照中国法律设立和活动。  对外而言,作为教科文组织赞助的二类研究机构,中心采用全球开放的机制,以智力培训、知识传播、信息服务和关键问题联合研究等方式实现中心的目标和任务。中心将在全球范围对岩溶系统和碳循环进行研究,为解决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生态恢复、地下河保护与利用、地表塌陷、洪灾和旱灾等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保护环境、消除贫困、促进社会进步,特别为世界各个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心的目标为:  (1)通过科学研究、出版活动和国际合作,促进岩溶动力学的发展;  (2)促进国际合作与交往,为世界各地属于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国际地质学联盟(IUGS)岩溶委员会以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岩溶委员会范围内的机构搭建一个有关岩溶动力学、岩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信息交流平台;  (3)提供咨询服务、技术信息和培训,为制定和实施新的岩溶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综合方案奠定基础;在岩溶动力学应用的范围内,提高社会(包括社会大众、非政府组织以及中央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对岩漠化综合治理方案的认识;  (4)为岩溶动力系统理论的实施建立示范基地网,以提高表层岩溶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率,引起积极的社会经济反馈,并提供相关生态系统服务;  (5)促进岩溶动力学、监测和建模系统、知识转让及其实施方面的先进科学研究,以保持脆弱的岩溶环境的良性生态循环,促进岩溶生态系统的治理与恢复,以及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的主要职能为:  (1)开展现代岩溶学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科学研究;  (2)建立并加强机构网和信息网,以在国际上交流科技信息和政策信息,协调并组织国际/地区间合作项目,提供实验设施和野外实验基地;  (3)从事国际技术咨询,举办国际专题讲习班和研讨会,安排野外科研调查,组织巡回讲学团;  (4)与国际水文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部门社会变革管理计划(SHS-MOST)、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决策者合作,以便将科研成果付诸应用;  (5)参与岩漠化研究的协调与组织,进行人员培训和信息交流,提供相关项目的咨询服务,促进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岩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  中心的组织框架包括一个理事会、一名主任、若干研究部门和实验基地、一个秘书处。中心由理事会管理,中心主任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理事会协商后任命。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