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40:30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所提的各项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薄弱状况,我部在全国不同地区选择了58个县(市、区、旗),作为实验单位,到2004年通过5年的实验,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师资培养和培训,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探索出一些比较适应社会与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规律和途径。 现将《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方案》等有关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实验工作取得成功。附件:1.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市、区、旗)名单 2.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方案 3.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二级课题教育部办公厅二○○○年二月十三日 附件1: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区、旗)名单北 京——延庆县上 海——金山区 奉贤县天 津——宁河县重 庆——綦江县 巫山县河 北——安国市 丰南市山 西——侯马市 太谷市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 科右前旗辽 宁——海城市 黑山县吉 林——磐石市 珲春市黑龙江——宁安县 阿城市江 苏——吴江市 建湖县 靖江市浙 江——萧山市 义乌市 上虞市安 徽——砀山县福 建——晋江市 上杭县江 西——宜丰县 芦溪县山 东——龙口市 安丘市河 南——新密市 济源市 孟州市湖 北——潜江市 武穴市湖 南——桃源县 桃江县广 东——顺德市 澄海市广 西——北流市 合浦县云 南——丽江市 石林县海 南——琼海市 儋州市四 川——温江县 平昌县 南部县贵 州——麻江县陕 西——渭南市临渭区 洋 县甘 肃——天水市秦城区 张掖市宁 夏——贺兰县青 海——互助县新 疆——乌鲁木齐县 麦盖提县 附件2: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方案 一、实验背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加强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把教育办成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需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因此,加快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校、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目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师资建设等各方面相对滞后,一些地区农村的艺术教育甚至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若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因此,加快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既是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3.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源较城市而言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不能照搬城市学校艺术教育的模式。正因为这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指出: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因此,探索适合21世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既具有广泛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4.《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也相继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积累了许多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好经验,这为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目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现状为进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指导思想 21世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村学校的美育工作。通过实验,探讨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的经验和规律,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实验范围 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课题将采取申报、推荐、审定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8个县(市、区、旗)(以下简称实验县)作为实验地区。实验对象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区域性。我国地域辽阔,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实验对象必须从不同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中选择。 2.典型性。选择的实验对象必须在某一区域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有利于在该区域推广实验成果。 3.可行性。实验对象必须具备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有能力完成所选二级课题的研究任务。 四、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实验县五年的实验总结,到2004年,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培养和培训等各方面,总结、探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应社会经济与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规律和途径。 具体目标: 1.进一步全面科学地认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探索出一套健全而完善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 3.探索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农村教育发展规律、能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的农村学校艺术教学内容(教材)、途径、方法、评价体系; 4.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农村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5.探索制订适合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艺术教学器材配备方案。 五、实验内容 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分设若干二级课题,由不同实验单位承担并分别组织实施。二级课题如下: 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农村学生艺术审美标准研究; 3.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研究; 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和教研活动研究; 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研究; 6.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研究; 7.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8.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9.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10.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11.农村学校改善艺术教育办学条件研究; 12.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研究; 13.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与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关系研究。 六、实验原则 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敢于创新和变革,勇于摈弃一切阻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积极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农村艺术教育模式,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国内和国外、城市与农村已有的一切适应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积极因素。 2.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本课题由若干既独立又联系的二级课题组成,这就要求各二级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循国家有关学校艺术教育的指示精神和总课题制定的总体目标,从各个方面探索农村艺术教育的总体改革与发展之路,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重点研究课题,找准实验的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面提高。 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研究不等于实践,因此本实验必须有现代艺术教育理论作指导和支撑,但理论研究又离不开实践,因此不能唯研究而研究。既要注意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又要注意通过实验研究来提高农村艺术教育的实践水平。 七、实验步骤 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实验分三个步骤进行: 1.准备阶段(1999年2月-1999年11月)本阶段主要工作为初步调研,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县,召开实验工作会议。 2、实验阶段(1999年11月-2004年4月)本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分配二级课题研究任务,制定二级课题实施计划;具体实施,积累成果,召开专题研讨会,随时交流推广经验;编写实验教材;制定并落实艺术教师培训计划。 3.总结阶段(2004年5月-2004年7月)本阶段主要工作为各实验县总结成果,召开二级课题结题会;撰写总课题实验研究报告,总课题结题;出版发表研究论文,推广研究成果。 八、组织管理 1.教育部组织成立总课题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调控实验研究进程。在总课题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总课题研究组,负责对总课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总体把握,并加强对实验县及二级课题研究组的指导。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实验县要成立二级课题领导小组和二级课题研究组,全面负责二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二级课题领导小组应由1-2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的同志参加。各实验县要为课题实验提供基本的物资条件,解决好实验的经费问题。 3.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开展实验的有关情况,加强横向交流,拟编印《实验动态》或《课题简讯》。由总课题组每年委托一个或两个实验县负责《实验动态》(或《课题简报》)的组稿、编辑、印刷、邮寄等工作。各实验县课题研究组应确定本地《实验动态》(或《课题简报》)通讯员,负责本地实验动态和简讯的撰写工作。附件3: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二级课题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研究目的:科学定位并确立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农村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作用,形成适应“农科教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教育观念,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真正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参考要点:艺术教育在促进农村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村建设者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农,适应“农科教结合”教育改革模式的作用;艺术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开发;艺术教育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如何把艺术教育融入农村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农村学生艺术审美标准研究 研究目的: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主动参与艺术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参考要点:当前农村学生艺术审美标准的主要特点;农村学生建立艺术审美标准的主客观因素;农村学生艺术审美标准确立的过程和规律;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与农村学生审美标准确立的关系;新形势下农村学生基本艺术审美标准;不同地区学生审美标准的差异性;引导农村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的意义和方法。 三、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研究 研究目的: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各实验县(市、区、旗)(以下简称实验县)的学校(以村小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