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化教育馆2004年工作要点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39:48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中央电教馆200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真谋划发展方向,完善未来发展蓝图;按照跨越、创新、集成的原则,大力开发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积极参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工作;着力抓好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典型,加强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  1.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战略研究,大力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努力为教育部的宏观决策服务。  2.继续推进《中央电化教育馆事业发展规划》及《中央电化教育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并根据新的形势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两个规划。  3.2月下旬召开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总结交流各地开拓性、创新性工作的情况和经验;通报中央电教馆2004年主要工作;研究加强电教馆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协同工作等能力建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  二、加快教育资源建设,努力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1. 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程的资源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本着“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及应用推广力度。  2. 为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教育资源服务。积极开发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基本覆盖所有进行课程改革的学科和年级。  3. 与地方电教馆合作,针对不同版本和不同地区的教材特点,开发基础教育“一标多本”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适合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需要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质量和适应性。  4.继续与有关方面合作编制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音像电子教材;继续合作开发地方版音像电子教材;加大社会选题的开发力度。  5. 加强中小学教育资源需求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资源应用的模式研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6.继续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探索新方式,办好第八届中国远程教育/校园网群、电教多媒体技术应用、设备与软件博览会。通过评比和展览活动,促进教育软件资源、技术、设备的开发、应用和交流。  三、积极做好项目工作,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各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1. 会同地方电教馆和有关单位,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的培训、发货、安装、验收等工作。积极承担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项目的实施任务。  2. 加强对“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10000个教学示范点的后续支持服务;抓好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项目资源应用指导,提高应用水平,巩固项目成果,发挥项目示范作用;做好项目实施监测和评估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推出项目实施先进典型,加强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积极做好项目后续巩固、推广工作,促进项目持续发展。  3. 继续做好国际合作项目。在组织实施中加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以及与WORLD LINKS、甲骨文等合作项目的工作中,抓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培训、远程教育教材编制和合作学习探索等主要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着力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年内组织专家举办西藏项目县技术人员培训班和项目县教师示范课评选等活动。  四、切实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着力推进实验校和实验基地工作  1. 深入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各专项课题的研究和交流工作。按照馆课题管理要求,做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特别是重点课题及馆立项课题的中期检查和总结交流工作,制定结题计划,促进各课题最终成果的形成。  2. 落实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会议精神,尽快下发《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2003-2007年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对全国实验校工作的检查,总结推广全国实验校中成果突出学校的典型经验,编辑出版教育科研成果及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优秀课例集锦;继续推进全国实验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一步发挥全国实验校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3.积极配合教育部做好河北省丰宁县和陕西省太白县等地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中的有关研究工作。加强对山东青州和深圳罗湖实验基地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总结和推广实验基地的经验和成果。指导罗湖实验基地支援西部地区开展研究的工作。  4.组织交流和推广不同地区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加强教学应用的方案及模式。加强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网上管理、交流及资源共享工作。  5. 支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推进国家级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工作。支持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中小学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与调查活动。  五、大力开展教育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1. 积极参加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工作,承担教育技术标准有关部分的研制和培训工作任务。  2. 继续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全国省、地(市)级电教馆馆长、业务骨干人员的研修和培训。  3. 会同有关省级电教馆,面向省级电教馆的研究人员、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专题的培训班。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  4. 配合工程项目的实施,继续做好其它教育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逐步形成培训教材体系。  六、继续提高《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及馆属其它期刊的质量,扩大发行量,全面提高竞争力  1. 加强编辑制度化、规范化和电子化建设,不断提高编辑整体素质,提高刊物质量。  2. 强化选题意识,提升刊物学术品质。下半年召开杂志通讯报道工作会,研讨杂志的选题重点及杂志社发展策略。  3. 扩大杂志发行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七、加强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 加强馆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有重点地开展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邀请教育技术专家来馆进行系统的业务讲座,不断提高全馆员工政治、业务素质。  2.继续完善考核制度,健全职工岗位考核指标体系。  3.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全面试行《中央电教馆奖励办法》,广泛调动全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健全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加强成本费用核算和控制,着力开源增收,不断提高效益;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5.完善馆内网络建设,利用馆网站建立网络化的支持服务平台,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增强各处室应用计算机网络协同工作的能力。  6. 进一步提高《信息交流》(馆内版和系统版)以及《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作简报》的编辑质量,促进电教馆系统及相关单位的信息交流。  7.加强办公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制定《中央电教馆工作规程》,完善公文运转、档案管理等工作程序。  8. 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