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的通知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21:47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展。  三、说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尊重规律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学,着重说明:(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的主人。(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3)党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4)为民、务实、清廉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六、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GCD人的政治灵魂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GCD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GCD人的政治灵魂,是GCD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坚定理想,铸就辉煌”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GCD人的政治灵魂,是GCD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