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督学大讲堂”启动 助力督学专业发展
来源:优易学  2013-7-10 22:44:34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9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北京市督学大讲堂”正式启动。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刘莉、李壑、关国珍,北京教育学院院长出席了启动仪式,区县督导室主任、市和区县部分督学参加了会议。
   刘莉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加强督学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强化督学培训,加强督学专业化发展,一直是北京市督导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督导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力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优化、专业素质更加提升,在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权威性日益突出、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京市共有专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668人(区县为540人);92%的区县专职督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7.92%取得了硕士及以上学历);89%的督学有7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验,并且教学能力较突出,以职称为例,兼职督学中55.47%为中学高级教师,31.73%为小学高级教师,另有11人获得特级教师称号;72%的督学有过7年以上的从事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工作的经验;81%的督学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学术文章,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但是对照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北京市督导队伍建设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问题。例如,专职督学人数有待进一步扩充;督学队伍的入口、考核、激励等各环节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和落实;督学队伍专业构成还存在偏重行政管理经验型,学科型督学力量有待加强;督学专业培训还不能满足督导工作和督学个人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从去年起北京市教育督导室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开展督学培训工作,旨在借助北京教育学院高水平的教育培训资源和专业经验,组织开展“大视野、高水平、专门化”的督学培训活动,着力促进督学的专业发展。
  李方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督学大讲堂”是将全市督学建设为学习型组织的重大举措,也是对督学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尝试,体现出全覆盖、开放性、高端性、灵活性的继续教育新模式与新特点。作为督学大讲堂的承办方,北京教育学院将围绕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大讲堂,遍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教育立法与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决策者,教育教学专家与教育管理专家等等,引入最优质专家为督学讲课。还将探索开设大讲堂与网络媒体结合方式,定期汇集出版‘大讲堂演讲报告集’和心得随感、研讨或微博反馈汇集,丰富督学研修资源。
作为督学代表,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韩丽华将督学大讲堂视为一场“及时雨”,督学大讲堂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专兼职督学将理论学习同督导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过硬的岗位本领。

  何秀超主任高度评价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近年来开展的探索与创新,认为北京督学大课堂聘请专家名师为督学上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一个很好的平台,将为教育部督导办做好督学培训工作提供借鉴。针对如何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高素质督导队伍,何秀超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总结推广督学责任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根据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按照学校或教师的数量配备相应比例的督学,保证督学数量与承担的督导职责和任务相适应;二是继续做好督学职级和资格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督学资格制度,建立健全督学选拔任用制度,努力提高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以适应指导教育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价的需要;三是有针对性地配备多种类型、多种学科的督学;四是重视加强和完善督学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督学岗位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启动仪式结束后,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作第一场专题报告,论述“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办学二者关系以及高中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200多名专兼职督学上了“第一课”。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