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北京市召开了2009—2010学年课改工作总结交流会。会议公布了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优秀课程改革论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成果,总结了课改工作开展以来的七大亮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洁、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等出席会议。
2009—2010学年是首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第二轮的第二年,是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第一轮的结束年。北京市从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改工作经验,全面推广课改成果,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本着创新、务实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在会上介绍,回眸一年来的课程改革,七大亮点彰显了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课程改革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市教委下发了《关于调整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通知》,成为区县新一轮实验课程安排的基本制度依据;区域课改推进特色逐步形成,全市一批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成果脱颖而出;自主排课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校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基本形成;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保质保量完成了北京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第一轮修订工作,地方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进一步完善,持续提高教材质量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方式研究与实践和优秀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活动顺利开展,干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明显,北京市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圆满结束,高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正式启动;会考、高考改革进展顺利,基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不断完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建立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翱翔计划”评价机制,实现科教合作、共育英才的雏鹰计划正式启动。
当天,参会人员围绕学年度主要工作,分组交流研讨。就学校三级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发展;改进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新教师研训方式,提高干部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改进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效推进特殊教育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汇报。
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听完区县及学校的交流汇报后,提出了七点要求: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和规划纲要精神以及研制《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找准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适应世界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聚焦课堂教学,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转变教育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高素质首都教师队伍;抓住重点,认真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提高课改实效;继续总结各区县、各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北京市各区县教委中小学主管主任、中小教科长、教研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北京教科院、教育考试院、教育学院、北师大、首师大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教育学院2010骨干校长课程改革培训班的40名学员也列席了会议。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10-11-0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