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系列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将于明年完成,全市1100余所小学将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达标,实现小学布局配置合理。
据介绍,从1996年到2006年,北京市小学数量从2780所调整到1310所。2007年10月,北京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960所小学实现了办学条件达标,占学校总数的82.7%。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市区两级专项经费投入约74.2亿元,用于规范化建设。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表示,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实施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撤并小学191所,同时新建30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小学,全市389所小学完成了正职校长的重新配备。“市区两级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和城镇相对薄弱学校改造,优先保障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所需资金。市政府每年出资2亿元以政府实施的形式支持200所左右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北京市小学市级骨干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大校和名校,城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和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进一步健全教师编制配备的标准,完善教师补充和流动的机制,进一步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实施倾斜的政策成为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据悉,5年内,北京市小学将把《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作为硬件达标指标。新建学校要按照新的标准规划和建设,现有学校今年要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标准。(记者 曹阳)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