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纲要》精神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进人大附中”活动现场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听取学校汇报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等领导观看学生展示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主持会议
市教委罗洁副主任主持高峰论坛
6月11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的“落实纲要精神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进人大附中”活动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出席。会议由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主持。
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一年来,北京市抓改革、抓规划、抓落实,积极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此次启动“落实纲要精神 走进区县 走进学校”系列展示活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站活动选在人大附中,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体验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浓郁氛围,感受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先进性。
袁贵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也是基础教育进入到内涵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袁贵仁强调,要大胆改革试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是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革。要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体育、美育,安排好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深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要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特长的育人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机制。四是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集中到服务素质教育上来,把管理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五是营造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要紧紧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用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指导和评价学校工作,大力宣传和表彰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
人大附中办学过程中一手抓继承性的常规教学,一手抓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一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坚持管理创新,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每位教职员工发展搭建平台。三是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渠道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
活动中,人大附中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开放了6节常态课,进行了学生舞台剧展示、诗歌朗诵展示、环保时装秀展示、集体舞展示、电影节联展和学生社团展示,从多元文化、校本选修课、校园科普和少年科学院等多方面展现了人大附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成果。陈进玉主任和袁振国教授发表了讲话。
下午,特邀专家结合人大附中办学经验,就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高峰论坛。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国务院参事、全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中央教科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卓晴君、北京律师协会宪法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灿、清华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金国藩、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朱彤、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姚穆、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时希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邓向阳、中国著名电视文艺策划人、撰稿人,词作家朱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天山等专家先后发言。
本次活动是北京市“落实纲要精神,走进区县,走进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系列展示的首站。为贯彻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两委一室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2011年我市基础教育在教育部备案的改革方案,市教委拟组织“落实纲要精神 走进区县 走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等方面推出一批典型,2011年全年计划四站活动,以系统宣传和推广我市推进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