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与督导工作者共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督导评价之道北京2012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召开
来源:优易学  2013-7-10 17:45:44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有效推进均衡发展,如何发挥督导的监督保障作用?6月14日,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教育督导工作者与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共聚“北京2012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分享各自的思考与实践,共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道。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有,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仁,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等出席开幕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法律意志,它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本次研讨会以“公平、优质、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督导评价”为主题,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为各地广泛交流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推进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向与会者着重介绍了北京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的探索,尤其是实施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学科质量和学科教师基本功三个标准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督导机构要更新  评价理念,设计好评价标准与工具,充分发挥监督、保障的职责。”洪峰表示。
  在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作主题演讲,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北京顺义、四川成都、山东青岛等地负责人介绍了本地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芳、重庆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丁延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与监测评估的思考。
  关于均衡的内涵,专家提醒要警惕“均衡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反差,以及将“均衡”等同于“平均”的倾向。“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通过提高办学门槛,实现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是在发展中实现的,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均衡。”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分为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三个阶段。
  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2008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义务教育实施情况和均衡发展状况数据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今年将完成11个区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评估认定工作。
  当天,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北京市教委的有关处室,北京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兼职督学代表,北京市各区县教委、督导室的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