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
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姚喜双
平谷区区长张吉福
平谷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汇报会
平谷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汇报会
根据国家语委的总体工作部署,5月23日至6月21日,北京市语委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第二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和第六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创建评估工作。6月21日,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姚喜双出席平谷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汇报会,平谷区区长张吉福出席。与会领导和市语委评估组听取了平谷区委常委、副区长屈志奇代表平谷区政府所作的语言文字工作汇报,听取了平谷镇政府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镇的工作汇报。洪峰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平谷区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要落实专人负责,扎实做好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做到“提起千斤重,放下也不轻”。姚喜双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首都的做法并指出,要不断提高全社会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文化自觉性,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为首都北京的各项建设做好语言服务,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引领全市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评估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参与广泛。洪峰副市长亲自出席评估活动,教育部语用司姚喜双司长指导了昌平区、平谷区的评估工作,张世平副司长指导了通州区、顺义区的评估工作,推普处处长容宏、调研员郝阿庆分别参与评估。市语委评估工作组由市教委委员、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市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市语委委员孟伟杰带队,专家有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戴宗显,成员来自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外办、市广电局、市商务委、市城管执法局、首都精神文明办、市市政市容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委、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社等市语委成员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市语委办、部分区县语委办。
二是准备充分,组织严密。迎评单位在自评自查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文字材料,汇报图文并茂;评估环节,衔接紧凑,效率高。为做好今年的示范创建评估工作,市语委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修订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乡镇、学校创建评估标准,印发了创建评估工作通知,召开了市语委部分成员单位联络员会,就与会单位参与2012年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评估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编印了《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评估工作手册(2012)》,召开了各区县语委办迎检布置和培训会。
工作组按照《北京市街道乡镇党政机关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和《北京市街道乡镇公共设施和服务行业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通过听汇报、座谈、知识测验、查阅档案、实地考查等方式,评估了16个街道乡镇机关和16所中小学,包括行政服务大厅、银行、宾馆、医院、公园等在内的共计16个公共服务单位以及16条大街的语言文化环境。各区县语委和迎检单位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各区县语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相关行业基层网点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对创建和迎评工作给与必要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形成了创建合力。
创建活动主要把语言文字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规章制度等管理工作情况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着重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北京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既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市民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创新举措,使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到城乡社区和基层,从而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推动健全和完善工作网络。
三是发现问题,促成整改。从对街道、乡镇、社会公共服务单位、学校的评估结果来看,总体情况好于去年,多数单位达标。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迎评单位积极整改,收效明显,切实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预期效果。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各单位仍不同程度存在语言文字应用欠规范问题。如:街道、乡镇、党政机关门牌排序错误问题;广告牌、标志牌中英文对照不准确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的使用问题;汉语拼音分词连写问题等。
此次评估工作有三个突出意义:一是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语言文字工作与各行各业相联,社会性强,涉及面广,宣传是基础。工作组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使宣传触角朝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有效地提高了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了各创建地域和单位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二是达到了调研的目的。通过评估工作,掌握了我市基层语言文化建设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启发我们深入思考语言文化建设的共性、区域语言文化建设及行业语言文化建设如商业、金融、医院、旅游语言文化建设的特性,深入思考语言文字工作与文化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创建、工商行政监管、普法宣传教育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三是达到了推动的目的。评估工作走向基层、深入郊区、渗透山区、覆盖行业,以评促建,重在实效,促进了日常工作,强化了过程指导,形成了长效机制,推动了工作发展。如在迎评过程中,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得以增加,语言文字工作人员及职责得以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设施得以增设,语言文字工作和知识培训得以加强,公务员、职工、外地进京人员、军人等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得以拓展,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