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搬迁新校园:历经沧桑书华章
来源:优易学  2010-1-27 16:34:0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2009年9月,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迎来了办学历程中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刻:学院主体顺利搬迁到新校园。

  新校园坐落黄岩,占地760.9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南对九峰山,北依永宁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自豪:八十八年办学 桃李芬芳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2003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7年2月正式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省内高职院校中虽说是后起之校,但它的办学历程可追溯到1921年,至今已有88年的漫长岁月。

  学院的前身是浙江省黄岩师范学校和浙江省台州农校。黄师始建于1921年,台农建于1937年。两校都是台州历史上办学悠久的学校。8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建院6年来,学院各项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学校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为教育战线、农牧果蔬战线培养了2万余名急需人才。

  原两校的各项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台州农校曾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并于2000年6月升格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九峰分院,黄岩师范也于2001年12月更名为台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毕业于原两校的各届校友,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他们在各行各业有的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有的当了博导、教授,有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的在科研中作出重大贡献,获得各种奖励。

  2003年6月,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经省政府批准组建,成为台州教育史上第三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自强:建校六年 励精图治

  学院组建以来,他们就认识到: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不是学历层次的简单提高;由两校合并重组一校,也不是办学规模的简单扩大。面对竞争激烈的办学环境,作为一所后起之校,唯有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求变,打造自身优势,抢占发展先机,才能使学院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


  学院在谋划发展中,首先发动教职工深入学习高职教育理念,认清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理清办学思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为宗旨,以特色求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融教育与社会,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在办学思路指引下,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坚持“职教性、地方性、高教性”相统一,立足台州,面向全省,迈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三产,构建适应建设“三个台州”战略需要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高职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

  师资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教师。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关爱学生的师资队伍,学院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引进与招聘、培养与提高、管理与使用三个环节,不断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

  在教师的精心施教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2008年,在浙江省艺术类、导游类和教学类等大赛中,学院获得了2个省级一等奖,10个省级二等奖,12个省级三等奖;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有全国53所院校参赛的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中,学院选派的3位学生均获得大奖。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学院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开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经过6年的努力,学院目前设立四系一部:现代农业系、机电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艺术系、成人教育部,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20个专业,基本形成涵盖工、农、经、管、文领域的专业体系。

  在各专业合理发展的基础上,学院成功申报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作为台州市高校首批重点建设学科,确立园林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商务英语为院级重点专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推动专业群和专业链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实习和实训工作,内扩与外联相结合,与台州市较具规模的企业合作,建成11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实习实训时间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院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企业、乡镇、村庄及农村合作社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合作范围。目前学院已与黄岩区宁溪镇前洋村合作建立了绿色蔬菜研究基地,与黄岩第一罐头食品厂共建了果蔬加工研究所,与台州鑫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建了汽车变速箱实验实训室,与玉环绿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功能性植物研发中心,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另外,学院有11位教师分别与浙江百花园林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作为教授学者结对对象,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2009年启动了两个100校企合作工程:即启动与百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启动建立百家企业实践实训基地。

  学院还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各部门通力协作,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几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作者: 许渊)

责任编辑:小丁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