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女儿寄语浙大学生:学习是个人最好财富
来源:优易学  2010-1-27 15:50:16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青年人网1月19日消息  浙大大四学生小许告诉记者说包玉刚的女儿到浙大来了,叫包陪庆。她新写了一本有关她爸爸的新书,在浙大开了新书发布会。

  女儿历时5年,书写父亲一生

  记者从浙大方面证实,这次来的是包玉刚先生的长女包陪庆。她恰好来参加浙江省政协会议,特意到浙大走走。

  香港一代船王包玉刚已辞世17年了,今年恰好是他诞辰90周年。包陪庆写的书就叫《包玉刚我的爸爸》。这本书她整整写了5年。从一个女儿的视角,将父亲一生的事迹收录于传记中。“不仅是感动和回忆,通过收集与整理父亲当年白手兴家创办环球航运集团、在香港顺利回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事迹,也让自己对父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

  父女两代捐资浙大

  包玉刚和他的女儿与浙大都颇有渊源。

  26年前,包玉刚先后出资200万美元,在浙大创立“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当时主要为了支持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有近500位年轻科学家靠这笔基金出国深造,他们当中大部分已陆续回国,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2004年10月,包陪庆又向基金再次捐赠100万美元,用于设立“包玉刚国际基金”,面向海内外招聘知名学者来浙大任教。

  包陪庆对身边的人说:“每次来浙大,都会有回家的感觉。”

  建议重视课堂以外

  这次来浙大,包陪庆与浙大的学生见面了。她对浙大的学生说了不少,其中有一些,让人记忆深刻,她说人最重要的是“充实内在”。

  “我父亲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办企业有创新,也有魄力,这得益于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学习是获得充实内在的最好方法。内在的精神文明是一个人最稳固的财富,教育就是让人获得稳固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稳固的概念,他就一直在‘飘’,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关于内在精神的培养,包陪庆希望大学生能够“多学一点”,“文科生学点理科的东西,理科生了解一些文科的内容。这种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学习会增加人的联想力,发展创新能力。”此外,包陪庆尤其提到大学生要重视课堂之外的学习,“不要不屑于去农村、社区服务,因为这给人书本中学不到的人生经验。”(作者:周炜、俞熙娜)

责任编辑:小丁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