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精讲第49讲讲义
来源:优易学  2011-3-27 12:05:3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
  
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或变形的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和耐磨性。
  (1)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建筑物上所受的外力主要有拉力、压力、弯曲及剪力。
  (2)弹性与塑性。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后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材料的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但也不即行破坏的性质。材料的这种不可恢复的残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脆性与韧性。材料的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就突然破坏的性质。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所以脆性材料只适用于受压构件。建筑材料中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陶瓷、砖、玻璃、普通混凝土等。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尚不致破坏的性质,如钢材、木材等。
  (4)硬度和耐磨性。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或刻划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与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强度、硬度等有关。材料的硬度愈大,耐磨性愈好。
  例题: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或变形的性质,包括()等。
  A、强度
  B、塑性
  C、密实度
  D、孔隙率
  E、硬度和耐磨性
  答案:ABE
  解析: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或变形的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和耐磨性。
  3、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常规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材料被用于建筑物后,要长期受到来自使用方面的破坏因素及来自环境方面的破坏因素的作用。这些破坏因素的作用又可归结为机械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它们或单独、或交互、或同时综合地作用于材料,使材料逐渐变质、损毁而失去使用功能。
  不同材料的耐久性不同,影响其耐久性的因素也不同。采用耐久性好的材料有时虽然会增加成本、提高价格,但因材料的使用寿命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相应延长,且会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最终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例题:下列关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常规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B、材料被用于建筑物后,要长期受到来自使用方面的破坏因素及来自环境方面的破坏因素的作用
  C、不同材料的耐久性相同,影响其耐久性的因素也相同
  D、采用耐久性好的材料有时会增加成本、提高价格
  答案:C
  解析:不同材料的耐久性不同,影响其耐久性的因素也不同。   
  二、钢材、木材和水泥(了解)
  1、钢材
  (1)钢材的分类
  
钢材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质,能够承受较大的弹塑性变形,加工性能好。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钢材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按照钢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中的成分除了铁和碳外,还含有在冶炼中难以除净的少量硅、锰、磷、硫、氧和氮等。根据含碳量大小,将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小于0.25%)、中碳钢(含碳0.25%~0.6%)和高碳钢(含碳大于0.6%)。
  合金钢是特意加入或超过碳素钢限量的合金元素的钢,这些合金元素包括锰、硅矾、钛等。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为低合金钢,5%~l0%为中合金钢,大于10%为高合金钢。
  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将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用途钢(如不锈钢、耐热钢、耐酸钢等)。
  按照脱氧程度不同,将脱氧充分者为镇静钢(代号为Z)和特殊镇静钢(代号为TZ);脱氧不充分者为沸腾钢(代号为F);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半镇静钢(代号为B)。
  例题:下列关于钢材的分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按照钢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B、碳素钢中的成分除了铁和碳外,还含有在冶炼中难以除净的少量硅、锰、磷、硫、氧和氮等
  C、碳素钢是特意加入或超过碳素钢限量的合金元素的钢
  D、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将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用途钢
  答案:C
  解析:合金钢是特意加入或超过碳素钢限量的合金元素的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