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城市用地经济评价
来源:优易学  2011-2-19 11:40:0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城市用地经济评价
  城市用地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与安排提供依据。
  (1)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1)土地承载性。土地承载性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城市土地的这一特性称为承载性。它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其物理属性方面,而与其自身的肥沃程度无关。
  2)区位。城市土地由于不可移动,导致了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从影响范围看城镇土地区位,可分以下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往往对区域城市间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观区位,指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中观区位是影响城市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微观区位,指某块具体使用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及周边的条件。这种小尺度范围内的地块位置条件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中确定各种地价修正系数和评估地块价格的基础。
  (2)区位评价
  1)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建立城市土地评价的基本思路。根据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以决定土地质量优劣的区位因素为主要依据,采用土地分等定级即级差收益测算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评价,是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2)从分析区位条件入手,取得土地评价的因素/因子体系。所有的区位理论中的合理区位模式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通过选择区位因素,并分析它们对各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来建立的。不过,城市土地评价因素的选择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而非假设。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

 

更多信息请访问:青年人网房地产估价师站点 房地产估价师论坛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