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施工总平面图
住宅小区施工总平面图是住宅小区建筑群的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是施工部署在空间上的反映。
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3)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4)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其安装速度;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
(1)住宅区建筑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和地下设施布置图;
(2)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部署和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
(3)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质量计划和施工总成本计划;
(4)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总资源计划和施工设施计划;
(5)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和水电源位置,项目安全防火标准和措施。
3.施工总平面布置内容。
(1)住宅区施工用地范围内地形和等高线;全部地上、地下已建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位置尺寸;
(2)全部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坐标网;
(3)为整个住宅区施工服务的施工设施布置,包括生产性施工设施和生活性施工设施两类;
(4)住宅区项目施工必备的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设施布置。
4.编制住宅区项目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
(1)确定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的生产性设施。生产性施工设施包括:工地加工设施、工地运输设施、工地储存设施、工地供水设施、工地供电设施和工地通讯设施六种。通常要根据整个住宅区项目及其每个单项工程施工需要,统筹兼顾、优化组合、科学合理地确定每种生产性施工设施的建造量和标准,编制出项目施工的生产性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
(2)确定工程施工的生活性设施。生活性施工设施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屋、居住用房屋和文化福利用房屋三种。通常要根据整个建设项目及其每个单项工程施工需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确定每种生活性施工设施的建造量和标准,编制出项目施工的生活性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
(3)确定住宅区项目施工全部施工设施。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核心部分,必然是以上两项“需要量计划”之和,然后在其前面写明“编制依据”,在其后面写明实施要求,这样便形成了“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
5.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步骤。
(1)把场外交通引入现场。在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必须从确定大宗材料、预制品和生产工艺设备运入施工现场的运输方法开始。当大宗施工物资由铁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如何引入铁路专用线问题;当大宗施工物资由公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好大型仓库、加工场与公路之间的关系;当大宗施工物资由水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如何利用原有码头和是否增设新码头,以及大型仓库和加工场同码头的关系问题。考试大房地产估价师
(2)确定仓库和堆场位置。当采用铁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中心仓库尽可能沿铁路专用线布置,并且在仓库前留有足够的装卸前线,否则要在铁路线附近设置转运仓库,而且该仓库要设置在工地同侧。当采用公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中心仓库可布置在工地中心或靠近的地方,如不可能这样做时,也可将其布置在工地入口,大宗地方材料的堆场或仓库,可布置在相应的搅拌站、预制场或加工场附近。当采用水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要在码头附近设置转运仓库。
(3)确定搅拌站和加工场位置。当有混凝土专用运输设备时,可集中设置大型搅拌站,其位置可采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否则就要分散设置小型搅拌站,它们的位置均应靠近使用地点或垂直运输设备,各种加工场的布置均应以方便生产、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运输费用少为原则。通常加工场宜集中布置在工地边缘处,并且将其与相应仓库或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
(4)确定场内运输道路位置。根据施工项目及其与堆场、仓库或加工场相应位置,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物资转运路径和转运量,区分场内运输道路主次关系,优化确定场内运输道路主次和相互位置;要尽可能利用原有或拟建的永久道路,合理安排施工道路与场内地下管网间的施工顺序,保证场内运输道路时刻畅通;要科学确定场内运输道路宽度,合理选择运输道路的路面结构。
(5)确定生活性施工位置。全工地性的行政管理用房屋宜设在工地入口处,以便加强对外联系,当然也可以布置在中心地带,这样便于加强工地管理。工人居住用房屋宜布置在工地外围或其边缘处。文化福利用房屋最好设置在工人集中的地方,或者工人必经之路附近的地方。生活性施工设置尽可能利用建设单位生活基地或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其不足部分再按计划建造。
(6)确定水电管网和动力设施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首先要确定水源和电源类型和供应量,然后确定引入现场后的主干管(线)和支干管(线)供应量和平面布置形式。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大小,还要设置消防站、消防通道和消火栓。考试大房地产估价师
(7)评价施工总平面图指标。为了从几个可行的施工总平面图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通常采用的评价指标有:施工占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率、施工设施建造费用、施工道路总长度和施工管网长度。并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每个可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了评价每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以便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通常采用以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方案评价。
1.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工期。包括:施工总工期、施工准备期和一期项目交工期三项,并与常规工期对比。
2.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总成本和利润。包括: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总成本降低额和总成本降低率、施工总利润和产值利润率四项。
3.住宅区施工总质量。包括: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质量优质率、优良率和合格率两项。
4.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包括: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人员伤亡率、重伤率、轻伤率和经济损失率四项。
5.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效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竣工面积用工量和劳动力不均衡系数三项。
6.住宅区建设项目施工其他评价指标。包括:项目施工设施建造费用比例、综合机械化程度、工厂化程度和装配化程度以及流水施工系数和施工现场利用系数等项。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