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兴房地产开发公司王煜霖对记者说,乐城经济适用房的土地本来是由宣兴公司开发,前期已经基本做完,但后来政府又要求宣兴公司将士地转让给中房集团开发经济适用房。他还透露,在乐城项目开发后,有几家原打算开发商品房的开发商都打起了退堂鼓。
这种商品房对经济适用房敬而远之的现象在北京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经济适用房对中档商品房有很大的杀伤力。以至于现在北京流传着“经济适用房杀伤力达周边两公里”的说法。
透过这种现象,反映出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开发的宏观调控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富力城的例子就最为典型。一方面政府以不菲的价格招标出让一块土地,另一方面却将附近的一块土地转而开发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而言似乎有失公平。北京宏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林峰认为,开发经济适用房的思路总体没有错,只是房地产的不规范使得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政府虽然对经济适用房开发面积有一个宏观的计划,但在经济适用房具体的地段选择上却没有一个相对完善、周密的开发计划等等。
但韩林峰也指出,经济适用房开发有固定的手续,都是由开发商申报经济适用房项目然后由政府批准,其他开发商有能力获知这种信息,如果忽视这种信息,势必会给后来的开发销售带来难度。
经济适用房不再为富人服务
针对目前经济适用房出现的诸多问题,政府今后将加大监控的力度,力求实现经济适用房对位销售,避免出现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炒号投机等不良现象。
一位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发商告诉记者,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今后有关部门对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资质审查将越来越严格,不过具体措施尚在制定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钱人买经济适用房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为了解决炒号等投机现象,一些经济适用房也采取了自己的措施。
顶秀欣园在一期的销售中,把有购买二期要求的客户进行了登记,并提前准备二期的有关资料,在二期开盘之前,将楼书、模型、户型等基本资料提前明示给这些客户并再次登记确认,同时按照不同的要求和登记时间进行排列。在二期开盘前电话通知这些登记的客户,开始认购,每次通知100余户,10天之内必须认购,否则作废,其中登记确认一律采取实名制。
该项目销售经理李越表示,这种操作虽然比较烦琐,但不仅避免了排队拿号的过程,同时实名制的登记方式也有效地遏止了炒号现象。
但顶秀欣园的规模不大,很难想象一个百万平方米的项目采用这种做法的工作量有多大,瑞海新城一期放了一万多个号,销售经理李薇对此表示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替代这种集中放号的销售办法,特别是一些大规模开发的项目。
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南的长安新城则另辟蹊径,根据朝向、楼层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价格,而最高价格则不超过政府限价,这种按照商品房的定价策略进行销售显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否能够推广则不得而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说,从目前来看,经济适用房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应该回归到社会保障的本质中去。新华远的老总任志强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商品房应该有80%的人购买,10%的人住廉租房,有10%的人买经济适用房就已经足够了。
但为平抑一直被质疑的高房价以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在经济适用房总的建筑量上政府有自己的计划,北京市建委主任刘永福不久前透露,今后5年内,北京每年将新开工3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竣工2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