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考试地方文化辅导:《潮汕字典》与陈凌千
来源:优易学  2011-5-11 18:07: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在潮汕地区,尤其是港澳及东南亚各国的潮人社区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潮音字典是陈凌干编著的《潮汕字典》,笔者曾于去年在泰国和香港的中文书店、甚至街边小书摊中,还多次见到泰版和港版的《潮汕字典》。而在潮汕老百姓家中,也多珍藏有这本字典。
  陈凌千(1905—1957),又名陈梁奎,字岳先,澄海县澄城镇人。7岁入学,13岁时高小毕业,后辍学从商,在行市店铺中为人做财会工作。26岁时与亲友合资在汕头居平路开创育新书社,既销售书籍,又加工、印刷书籍,甚至自编、自绘、自印书籍出售,如《学生新画集》、《字类辨正》、《尺椟小品》等。
  正是由于陈凌千对书店业务的熟悉和行情的了解,他发现,很有必要编写一本大众化的潮音字典,以供潮汕人识字学文,提高文化水平之用,于是他广阅《康熙字典》及《辞源》等工具书,从中学习编写字典的方法;又深人调查,辨音注音。从1931年开始的这项伟大工程,历时五年,于1935年完成初稿。期间,他日理商务,夜间便伏案疾书,呕心沥血。至书稿成时,他终于积劳成疾,经常失声咯血,染成二期肺结核。
  1935年9月,《潮汕字典》由汕头育新书社首版发行。著名学者、书法家、国民党元老、当时的监察院长于右任为其封面题签。此书一面世,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首版即发行达1.5万册之多。在60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也是个可观的首版数字。翌年,陈凌千获专著版权,并获汕头市政府批准注册。后来,陈凌千的育新书社迁址开设广益书局,并与上海人在汕头开办的中央书局、新华书局合资再版此书。新版的《潮汕字典》在上海出版后,部分南运潮汕本土销售,部分则远涉重洋,运往东南亚各国潮人聚居地出售。据不完全统计,从1935年初版至1946年,《潮汕字典》再版达17次之多,印数近70万。50年代中期还曾改版印行,仍被抢购一空。今天在潮仙流传较广的吴华重主编的《普通话对照潮州音字典》和李新魁主编的《普通话、潮州话常用字典》。由于问世较晚,印数也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字。
  可贵的是,陈凌千在字典出版10年间仍不断校正修订。至1946年出版的修订本,已比初版增加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可惜的是,陈凌干为此书呕尽心血,52岁便病逝了。令人惋惜的是,这位为潮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其家庭却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屡受冲击。陈夫人为保住丈夫的《潮汕字典》修订本手稿,只好用布条包扎起来,日系腰间,夜藏枕下,才使其逃过一炬之厄。当今国运昌盛,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潮汕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建议有关单位,与陈先生家属联系,将陈先生之手稿作为潮汕文化的珍贵文物收藏起来,以慰陈先生的在天之灵,以显今日政府之重文兴字。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