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填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优易学  2011-4-23 10:57:3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4、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5、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 
6、(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7、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8、(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9、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10、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11、(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12、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13、(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1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