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访消除三个误区
来源:优易学  2010-3-3 14:48:0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一要扭转信访是“传达站”的误区。在信访工作中,部分信访工作人员认为,信访工作无非是受理申述和举报,然后转办有关部门,就是一转了之的“传达站”。其实不然。这个“传达站”是提供各种信息的服务站,在接访中不能仅开出一份交办单让上访群众回去了事,还要耐心解释和正确引导群众信访。同时,要定期将群众反映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归纳,向本部门领导和上级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县、市个别单位却把精力放在堵与拦上,并未正确对待接访工作。

  二要扭转“领导接待日”缺岗的误区。目前,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建立了群众上访接待日制度,这为领导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了解民情、民意构建了一个通道。而实际工作中,个别单位“领导接待日”明存实亡,只是将制度挂在墙上,个别领导并未定期接访。从制度上看,每天都有领导值班,其实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半年时间都不抽出半天时间接访。

  三要扭转信访干部只注重学习本行业知识的误区。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加,上访不断增多,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信访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信访工作人员,必须静下来学习行业法律法规,并要熟知其他相关部门的法律知识。如: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信访工作人员,在学好弄透本行业法规的同时,还要熟知《农业法》、《森林法》、《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因为,群众上访必将围绕土地、矿产资源从各方面的角度来反映问题。再说,上访人多是案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对相关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信访工作人员如不认真学习,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